當前位置: 資訊> 推動土地流轉,釋放改革紅利,為農民帶來“真金白銀”
推動土地流轉,釋放改革紅利,為農民帶來“真金白銀”
11月29日,農業部就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表示,農村承包地確權頒證,給農民吃上了“定心丸”,推動了土地流轉,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
據了解,我國從2014年開展整省試點以來,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成效顯著。目前全國整省推進此項工作的省份已達28個,試點范圍擴大至全國2718個縣(區、市),3.3萬個鄉(鎮)、53.9萬個行政村,實測承包地面積15.2億畝,已經超過二輪家庭承包耕地面積,確權面積達到11.1億畝,占二輪家庭承包耕地賬面面積的82%;山東、寧夏、安徽、四川、江西、河南、陜西等7省份已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基本完成。
據介紹,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是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護農民土地權益、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健全農村治理體系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務,事關農村長遠發展和億萬農民的切身利益。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明確提出,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
張紅宇表示,土地確權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性工作,是推進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把農村承包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搞好了,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等相關權利才能得到保障,第二輪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這個制度安排才可以落到實處。
“農村承包權確權登記頒證相當于給農民頒發一個土地‘身份證’。通過土地確實權、頒鐵證,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張紅宇說,土地確權登記頒證以后,農民土地承包地的實際面積搞清楚了;農民的土地權能更加完整了,不僅擁有了土地占有、使用、收益的權利,還擁有了處分的權利;化解了長期以來因為土地邊界不清而造成的土地承包糾紛問題;推動了經營權有序流轉,促進了土地規模化經營。截至2016年底,二輪承包地經營權流轉面積達到4.7億畝,占比約35.1%。
四川省是2014年被列為全國首批3個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整省推進的試點省之一,今年基本完成了土地確權頒證。四川省農業廳廳長祝春秀表示,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給農民帶來**實惠的“真金白銀”。土地確權以后,農民承包地實測土地面積普遍增加。四川蒼溪縣云峰鎮響水村271戶農戶,承包地確權以后土地實測面積增長了68%,戶均農民增加流轉土地收入1700多元。四川成都崇州通過引導農民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實行農業共營制,入股的土地畝均增收260元以上。通過確權,農民對承包權獲得了預期的穩定收益,放心流轉土地,有效地提高了全省土地流轉率,提高了農業規模化程度。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四川省家庭承包耕地流轉總面積2034.4萬畝,占耕地總面積34.9%。
2018年是全國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收官之年。張紅宇表示,農業部將加快推進保質保量完成任務。要加強督促指導,確保各省份按時完成任務。全國除個別少數邊疆民族地區外,應基本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向中央提交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基本完成報告。要加快數據匯交,實現承包地確權登記信息應用平臺初步運行,推進農村承包地管理信息化。要指導各地在做好確權登記頒證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確權成果在推進土地流轉、抵押融資、涉農補貼、承包地有償退出、農田整治、解決地塊細碎化、休耕輪作等方面的轉化應用,對好做法、好經驗及時總結宣傳交流,推動確權紅利不斷釋放,實現確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大化。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