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質量監督是政府為規范農機企業質量行為,督促農機企業重視質量工作,提高產品質量而采取的一項措施。已成為政府部門對農業(機)問題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規范市場、扶優治劣、引導消費、服務企業等各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現有質量監督體系將要面臨很大的改革和完善,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和發展的要求。生存與發展,機遇與挑戰都擺在我們面前。
農機質量監督作為質量監督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所處行業的特殊性:一是,產品市場需求量大,農機生產(經銷)企業多,成份較復雜,靠市場規律優勝劣汰,在今后較長的時間里很難實現;二是,產品質量要求復雜、嚴格,使用條件也千變萬化,但結構要求力爭簡單,便于使用、維修、保養且價格較低廉,因此,極容易仿造;三是,使用者大部分屬于農民,經濟收入、文化程度、鑒別能力和使用技術水平也參差不齊。因此,我們應把握機遇,借鑒發達國家質量監督先進經驗,加強市場監管和政策引導,建立符合國情的農機質量監督體系,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逐步向市場經濟運行規律過渡。
一、農機質量監督的重要性。
1、是農機化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技術保障。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主要標志,是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保證內容之一。農機質量監督工作的目的就是提高農機產品質量,為農業提供優質高效的農機產品。農機質量監督為農機化事業提供技術支撐,是農機化事業的基礎工作之一。
2、有利于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假冒偽劣農機產品,不僅傷農害農,增加農業機械的使用費用,甚至于危及農民的生命安全,而且容易挫傷農民的農業生產積極性,阻礙先進農機化技術的推廣。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不僅可以有利于農機先進技術的推廣,大大減輕農機用戶的經濟負擔;而且還可以促進發展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
3、是保護農民利益,增加農民收入和扶優限劣,創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手段。加強農機質量監督,一方面,打擊假冒偽劣農機產品生產和銷售,阻止假冒偽劣農機產品流入市場,向農民推薦優質廉價的農機產品,提高農民選購農機的鑒別力,幫助農民解決質量糾紛,農民通過購買先進優質廉價的機具,減少投資風險和降低投資和使用維修成本,增加投資與收益比,提高工效,解決農業生產難題,從而有效保證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同時,采取措施,大力宣傳和推薦優質名牌農機產品。逐步引導市場選優用優,引導企業自覺認識到,質量才是參入市場競爭的關鍵。從而創造出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4、是促進農機企業提高素質、健全質量體系的重要條件。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農機企業的不斷改組改制和農機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機企業越來越向小私有和小型化方向發展,農機企業的經營和管理人員的技術素質呈現下降趨勢,這就造成了許多企業不能按標準組織生產經營和進行檢驗,產品質量沒有保證。農機質量監督檢驗機構通過監督工作督促和幫助企業法人提高質量意識,建立健全檢驗制度,培訓檢驗人員,支持檢驗人員正確行使職權,從而促進企業素質的不斷提高和質量體系不斷健全。
5、是保證農業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通過農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一方面,監督企業貫徹國家強制標準,消除產品安全質量缺陷和事故隱患,保障農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另一方面,發現產品質量缺陷,避免因產品質量低劣,耽誤農時,影響搶收搶種、病蟲害防治、抗旱防澇、顆粒歸倉等,造成損失,影響農業生產。
6、是發展對外貿易,提高農機產品國外競爭能力,保障我國經濟權益的重要手段。國際市場競爭關鍵在于產品質量。國際上通行做法是產品通過質量認證或產品通過實驗室認可的檢驗機構出具檢驗報告。有些產品如果沒有質量認證標志或合格檢驗報告就很難走出國門很難賣好價錢。因此應通過農機質量監督,以質量認證等形式向用戶提供質量保證。以提高農機產品的國外競爭能力;同時限制劣質農機商品進口,保障我國的經濟權益。
7、是貫徹農機質量法規和技術標準,建立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保證。制訂和實施質量法規和技術標準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前提和條件。而所有的質量法規和技術標準的實施都離不開質量監督。大量事實說明,質量監督已成為推行質量法規和技術標準,調解、仲裁人們在生產、生活中質量爭議的重要手段。農機質量監督也是如此。
8、是農機經濟信息重要渠道,是更客觀可信的農機質量信息源。農機質量監督檢驗比生產檢驗和驗收檢驗公正,能更客觀科學地反映質量狀況。廣大農機用戶需要這樣的質量信息以便指導選擇和消費。政府需要這樣的質量信息,經便完善現行的農機政策進一步有針對性采取調控措施,達到預期的效果。農機質量監督還能發現技術標準本身的缺陷和不足,為修訂標準和制訂新標準以及改進標準化工作提供依據。
二、當前和今后農機質量監督發展趨勢探討。
1、積極推進建立第三方公正檢驗制度,培育農機檢驗市場,使農機檢驗機構能夠獨立承擔農機企業委托的檢驗任務,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加強農機檢驗機構的建設和資金投入,逐步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農機檢驗機構,使其具有科學、公正、權威的社會地位。
2、要積極建立符合經濟發展需要和符合國際慣例的農機產品質量監控制度,防止劣質農機產品流入市場。這就要把農機質量監督的重點逐步前移,從事后監督為主過渡到事前監督把關與事后監督檢查并重。
3、通過整頓農機市場經濟秩序結合農機形式的改革,建章立制形成規范管理模式,從根本上解決農機市場商品質量問題。
4、通過法律法規規章形式,采取措施,將農機質量監督機構和農機生產者結合起來,使其承擔相應的連帶責任,以提高工作質量和效果。
5、對農機質量監督方式作適當的調整和改革,加強農機質量跟蹤調查和抽查,使檢查結果具有可比性;并逐步建立農機產品對比試驗制度,并公布對比試驗數據,引導農機消費者正確選擇商品,讓市場對質量差、性能落后的產品形成一種淘汰機制。
6、要通過制定法律法規規章,加大農機質量監督后的處罰力度,解決對制假售假者打不疼、打不死的問題。要通過新聞媒體及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加大農機質量監督的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質量監督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7、要加快制定有關農機質量監督工作的規章、規定,使質量監督工作規范性,避免隨意性,增加透明度和公開性。
8、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和配合,創造一個農機質量監督大環境。
發表于 @ 2008年07月08日 09:41: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