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中國農機院呼和浩特分院慶祝建院60周年并舉辦農牧業裝備技術發展高峰論壇
中國農機院呼和浩特分院慶祝建院60周年并舉辦農牧業裝備技術發展高峰論壇
為紀念中國農機院呼和浩特分院(以下簡稱“呼和浩特分院”)成立60周年,9月9日,由呼和浩特分院主辦的“引領農牧業裝備技術發展助力草原生態文明建設”高峰論壇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召開。國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曉侖,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副主席李秉榮,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中國農機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小虎出席論壇并致辭。國機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丁宏祥,內蒙古自治區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金亮,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廳長孫俊青等參加論壇。
1959年,毛澤東同志提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的著名論斷,并指出“每省每地每縣都要設一個農具研究所”。1960年,原國家農業機械工業部決定在內蒙古組建畜牧機械科研院所。呼和浩特分院前身——機械工業部呼和浩特畜牧機械研究所即于當年成立。
歷經60年砥礪奮進,呼和浩特分院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學科門類齊全、研究設計生產經驗豐富、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專業隊伍(獲國家特殊津貼專家4人),承擔完成了120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建有國內**大的牧草與秸稈收獲機械制造基地;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的成功之路,實現了草原畜牧業裝備工程技術領域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和工程化研究開發、系統集成以及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已成為行業技術創新中心和成果輻射中心。
張曉侖董事長在致辭中指出,呼和浩特分院建院60年來,銳意改革,勇于擔當,以發展農牧業機械事業、提升農牧業機械化水平、服務現代農牧業為己任,執著于科技創新,致力于產業發展,大力開展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切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努力提升農牧業機械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支撐能力,碩果累累、成績斐然,為我國農牧業現代化,為農牧民增收致富和新農村新牧區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張曉侖董事長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呼和浩特分院作為科技型中央企業,科技創新資源豐富,科技創新人才聚集,有條件、有能力、有責任發揮科技創新的骨干帶頭作用,立足內蒙古,服務全中國,以科技創新助力草原生態文明建設,推動農牧機械行業進步。希望呼和浩特分院能以成立60周年為新起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成為農牧業裝備行業的領軍企業而努力奮斗。
李秉榮副主席對呼和浩特分院60年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希望呼和浩特分院進一步發揮人才優勢、技術優勢、創新平臺優勢,推動更深層次產學研合作,為內蒙古農牧業裝備技術發展和草原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劉小虎院長表示,農牧業機械化是現代農牧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技術支撐,是農牧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呼和浩特分院將以60周年為新起點,“守初心、擔使命”,把握大勢、抓住機遇、迎難而上、勇攀高峰,不斷增強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進德修業、創新致遠”,不斷創新產品、提升質量,為我國農牧業行業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論壇開始前,張曉侖董事長與李秉榮副主席會見,雙方就整合有利資源、加強產業合作、推動農牧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等事項進行了深入交流。
張曉侖董事長一行還參觀了呼和浩特分院60年科技成果展,了解了該院自主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情況,現場觀摩了打捆機等重點產品。據介紹,呼和浩特分院已在飼草料收獲領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華德”品牌系列全產業鏈裝備,包括系列打捆機、切割壓扁機、灌木平茬收割機、氣流式免耕播種機、太陽能飼草烘干成套設備、風光互補供電設備等數十種產品。該系列實現批量生產并行銷全國,具有明顯的市場競爭優勢,其中,“華德”牌打捆機已連續12年保持全國銷量第**。張曉侖董事長叮囑呼和浩特分院,要把握大勢、抓住機遇、迎難而上、勇攀高峰,不斷增強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為我國農牧業行業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論壇期間,羅錫文院士、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英俊等分別作了專題報告,為與會者帶來關于我國農牧業裝備技術發展的新思考和啟發。
國機集團總經濟師劉祖晴、中國農機院有關負責人以及相關科研院所、大學和企業的代表與專家等出席論壇。
更多公司信息,請訪問: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有限公司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