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2020,国产 字幕 制服 中文 在线,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關注微信
小程序

變與不變的秋糧“三部曲”:結構成本收入調整

作者:趙潔 李國龍 本站發布時間:2016年11月07日 收藏

  “今年我種的是青貯玉米,牧業公司直接從地頭就拉走了。”寒意漸濃,在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黃河口鎮,種糧大戶李佃全早早結束了秋收,“去年這會兒,還忙著晾曬烘干脫粒儲存哩,根本閑不下來。”

  缺少晾曬場地和烘干設備,玉米價格下跌效益低,這是李佃全去年遇到的兩大頭疼事。今年,順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趨勢,他結合實際“糧改飼”“種養對接”,改種青貯玉米,與牧業公司對接,這兩個問題迎刃而解。

  和李佃全一樣,千萬種糧農民感受了玉米價格下跌帶來的陣痛;和李佃全一樣,一批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奮力因地制宜調結構、轉方式,力爭使陣痛期縮得更短;和李佃全一樣,讓種植戶們倍感振奮的是,各級農業部門紛紛出臺細化措施,幫助農企碰頭、產銷對接,讓結構調整中的種糧農民收入始終保持穩定。

  與“十二連增”期間相比,今年糧食生產的曲調蘊含了許多變與不變。如果把它比作“三部曲”,可以這樣總結今年的秋糧生產:“結構調”上揚,“成本調”在降,“收入調”求穩。

  “米改豆”“糧改飼”,“結構調”上揚

  據農業部農情調度,預計今年全國玉米面積調減3000萬畝,大豆面積增加超過900萬畝,雜糧雜豆面積增加超過700萬畝,飼草及青貯玉米面積增加超過600萬畝。

  “在鞏固提升玉米優勢產區的基礎上,我們調減的主要是非優勢區。不僅主產區調減了,非主產區也調減了;不僅調減了春玉米,也調減了一些低產區的夏玉米。調減的玉米面積改種有市場需求的優質蛋白大豆、雜糧雜豆、馬鈴薯、青貯玉米、優質飼草等作物。”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政策調整為相關地區農民調結構留足了時間。去年11月,農業部發布《關于“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黑龍江省通河縣富盈玉米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志強敏銳地嗅到了變化的味道,利用冬閑的兩個月到處尋找可訂單生產的作物,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拿到了1.5萬畝紅小豆訂單,而且訂單價每斤比市場價高0.3元。

  今年4月農業部出臺的《關于促進大豆生產發展的指導意見》,則讓有12年大豆收割經驗的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運豐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緒峰等來了機遇。他所在的合作社是魯西南第**家專業收獲大豆的農機合作社,今年訂制了10臺大豆收割機。作為合作社的服務客戶,嘉祥縣紙坊鎮申村種糧大戶王允春今年嘗到了種大豆的甜頭,他種植的大豆新品種畝產可達420斤,而且不炸莢、底莢高、抗倒伏、易機收。

  種植結構的調整能帶動整個玉米產業鏈升級換代。“玉米是養殖業的基本飼料來源,我們通過用它發展畜牧業,發展加工業,把‘糧倉’變為‘糧倉’+‘肉庫’+‘奶瓶’+‘糖罐’+‘燃料箱’。”今年5月初,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在“農業結構調整”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形象地向參會記者比喻。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遼河鎮東查干村就是遠近有名的“肉庫”,這里的羊“膘肥體壯,肉質鮮美”。改種青貯玉米、發展“種養結合”是適合當地的發展道路,玉米種植戶可自產自銷給本村養殖戶,有富余的也可銷售給附近一家肉羊養殖場。青貯玉米加工的飼料是羊非常喜愛的優質主食,通遼畜牧獸醫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韓潤英這樣形容:秸稈是皮、籽粒是餡,羊吃這種飼料就如同吃餃子。

  機械粒收、技術集成,“成本調”在降

  秋收時節,全國玉米主產區競相上演機械粒收現場會。在價格“天花板”下降的情況下,通過機械化降低成本“地板”、進而為效益騰出空間成為普遍共識。

  在產糧第一大省河南舉辦的黃淮海小麥玉米雙機收籽粒模式觀摩活動上,專家表示,玉米當前仍以機械或人工收穗為主,收獲后運輸翻曬脫粒費工費時,必須轉變生產方式,實現機收籽粒,推動玉米生產方式的變革。在東北玉米籽粒機收品種篩選及生產模式創新活動上,有專家講了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大面積種植的測算結果:“籽粒機收可以節省人工、運轉、脫粒三個環節的成本每畝約100元,又因避免霉變、晾曬、蟲鼠等損失而減損約100元。”

  2014年農業部會同科技部啟動了玉米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適宜玉米機械粒收的品種篩選是聯合攻關的重點方向之一。玉米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匯聚了17家科研院所和27家種子企業。據玉米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專家委員會秘書長王天宇介紹,聯合攻關就是為了快速篩選出符合產業發展、適宜全程機械化作業的新品種,使好品種盡快通過審定、應用于生產。

  安徽省天長市冶山鎮高巷村稼農家庭農場陳宏平是種田的老把式,老把式不“老”,相信新技術。當地植保站會及時發布病蟲害的測報信息,老陳就嚴格按照這些信息來防控,該用藥的時候用藥,不該用的時候堅決不用:“算盤打得精細,少打一次藥,我這700畝地就能省下七八千元。”

  順應生產需求,針對各個主產區、多種作物,中國農科院牽頭組織的綠色高效技術集成示范在全國遍地開花。在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召開的玉米綠色增產增效綜合技術集成模式現場會上,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研究員黃長玲介紹,應用集成技術,玉米畝減少化肥使用量10%、農藥使用量10%、人工1個左右,可節約成本120元。

  價補分離、政策配套,“收入調”求穩

  今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優勢產區的大豆生產。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東縣大海現代農機合作社的2.5萬畝耕地,有1.8萬畝種大豆,讓理事長鄒德海感到欣慰的是今年有兩份補貼可領:“畝產200斤,一斤一塊八,能賣360元,大豆目標價格補貼和玉米輪作大豆試點補貼有280元,這樣一畝地的收益就有640元,保證不賠,價格再高點還能賺。”

  《黑龍江省玉米改種大豆輪作補貼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出臺,穩住了廣大大豆種植戶的軍心。《方案》規定:2015年在合法農業用地上種植籽粒玉米、2016年種植大豆合理輪作的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優先給予補貼,補貼標準為每畝150元。

  和大豆一樣,今年,玉米也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原則進行改革。5月中下旬,財政部印發《關于建立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的實施意見》,隨后黑龍江、內蒙古、遼寧、吉林等玉米主產省區陸續制定了省級補貼方案,隨著秋收接近尾聲,玉米生產者補貼也將逐步落實到農民手中。配套調結構的補貼政策也已發力。農業部整合32.5億元資金重點支持“米改豆”和“糧改飼”,其中,支持玉米結構調整規模經營主體15億元、“糧改飼”補助10億元、玉米大豆輪作7.5億元。“糧改飼”試點縣由30個增加到100個,探索農牧結合調結構的有效途徑。

  補貼之外,還有保險兜底。“有了這保險,等于吃了顆定心丸。”遼寧省鐵嶺市張莊合作社理事長趙玉國說。8月初,在鐵嶺市,張莊合作社等7個大型農民專業合作社分別與中華財險遼寧分公司簽訂了玉米價格保險保單,成為遼寧省玉米價格指數保險的第一批受益者。采用“保險+期貨”的模式,簽約總保費228.57萬元,其中,農業部專項補貼70%,農民自繳30%。保單約定玉米目標價格為每噸1600元,如約定時期兩個月內,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貨合約各交易日收盤價的平均值低于目標價格,保險公司負責賠償差值部分。

  一場因玉米階段性供大于求引發的陣痛正漸漸化解,沿著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今年秋糧創新與改革的音符,必將譜出更加嘹亮的穩糧強音!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www.farmer.com.cn/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

    1. <abbr id="arzqn"></ab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辰溪县| 金堂县| 房产| 广西| 定远县| 隆安县| 二手房| 秦安县| 平泉县| 清苑县| 措勤县| 河南省| 连山| 仪陇县| 五台县| 儋州市| 兖州市| 马鞍山市| 灵武市| 宣武区| 华阴市| 宝鸡市| 绍兴市| 锦州市| 汕头市| 芮城县| 钦州市| 湖州市| 泉州市| 福贡县| 汤阴县| 固阳县| 梧州市| 麦盖提县| 荣昌县| 道孚县| 龙口市| 太仆寺旗| 石景山区| 固阳县| 阿瓦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