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農業補貼“三合一”:誰種糧多 優先受益
農業補貼“三合一”:誰種糧多 優先受益
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這三項農業補貼將“三合一”,整合成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產能提升。這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傳遞出的清晰信號。
農業補貼,被農民稱為“及時雨”。2004年起,國家先后實施了農業三項補貼,鼓勵農民多種糧,助力農業生產。從2015年看,國家共撥付三項補貼資金1434億元,可見支持力度之大。
然而,隨著農業農村的快速發展與深刻變化,土地集約化經營已成大勢所趨。在多數地方,三項補貼已經演變成農民的收入補貼,一些農民即使不種糧或者不種地,也能得到補貼,而從事糧食生產的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卻較難獲得除承包耕地外的補貼。
“可以說,三項補貼政策效應在遞減,政策效能也在逐步降低。增強農業補貼的指向性、精準性和實效性,加大對糧食適度規模經營的支持力度,迫切需要完善三項補貼政策。”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說。
2015年5月,財政部、農業部選擇安徽、山東、湖南、四川和浙江等5個省,由省里選擇一部分縣市開展三項補貼改革試點。將三項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
“在試點中,將80%的農資綜合補貼存量資金,加上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用于耕地地力保護;20%的農資綜合補貼存量資金,加上種糧大戶補貼試點資金和三項補貼增量資金,按照全國統一調整完善政策的要求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財政部介紹。
“也就是說種糧多的,優先受益。”白景明說,這次調整完善農業補貼政策,國家對農民的總體支持力度不降低,但對不同糧食種植規模和經營方式農戶的補貼有所調整,重點向糧食適度規模經營主體傾斜,以不同方式鼓勵不同形式的適度規模化經營。
事實上,包括農業補貼資金在內的涉農資金整合,一直是近些年財政支農的改革重點,避免財政支農過程中零敲碎打、平均用力。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完善資金使用和項目管理辦法,多層級深入推進涉農資金整合統籌,實施省級涉農資金管理改革和市縣涉農資金整合試點,改進資金使用績效考核辦法。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