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機械化規模種植破解拋荒難題
機械化規模種植破解拋荒難題
◇發展種糧大戶,鼓勵墾復性耕種
◇制約耕地拋荒的責任田主,激勵墾復性種糧者
◇規模種植和田園化建設將成為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動力
資料圖
近年來,由于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流失,山區丘陵地區耕地拋荒情況日益嚴峻。本文作者深入基層,與大量農民、種糧大戶和鄉村干部交流,就耕地拋荒的原因和解決辦法進行探討,并欣喜地看到了農村發展變革的良機。
耕地緣何被拋荒
因種糧辛苦且比較效益低,部分地區農民棄田外出時有發生,種糧大戶發展滯后,外出人員承包地無人轉包導致拋荒。通過調查發現,筆者所在地區一對青壯年農民夫婦種5畝責任田,一年收益也不過3000元,相比外出打工、經商收入很低,不少農戶全家外出或外遷。同時,“傳統農民”逐漸老去,新一代農民不肯種糧或不會種田。以農戶為單位的小規模種植正在加速消減,而為時代所呼喚的種糧大戶又發展不理想或不平衡,待轉包耕地無人轉包耕作,自然成為拋荒地。
耕地質量差,機械作業困難,無人愿耕作而拋荒。深腳泥田機械作業容易受陷;田坑高,田塊小且不規范,導致機械無效運行時間長,作業成本高;沒有機耕道的田塊,農業機械無法到達,這種耕地也很難流轉,導致拋荒。
耕地灌溉困難導致拋荒。由于水利設施年久失修或淤塞嚴重,已失去效用。很多耕地不能進行灌溉,而要從遠處提水灌溉又花費大,得不償失,被迫放棄耕作而拋荒。
發展種糧大戶,鼓勵墾復性耕種
發展種糧大戶。種糧大戶通過土地流轉,規模作業,可減少單位耕作成本,形成規模效益。但目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約種糧大戶的發展。一是農業投資吸引力不強。現在20畝以上的規模種植,每畝純利潤為500元~800元(不含轉包費和政府獎勵),且產量和成本都受天氣影響很大,難保穩定收益。這種較低的投資回報無法吸引更多的人。二是耕地流轉困難,責任田是每家每戶的,且一戶多處,只要一戶不同意流轉,成片大面積種植就不能實現,造成了機械化作業和田間管理困難,效益大打折扣。扶持種糧大戶,除精神和物質獎勵外,**好的辦法是對糧食種植實行普獎制。應對種一季稻者也給予適當獎勵,鄉鎮干部還應以蹲點幫扶的形式,幫助種糧大戶解決耕地流轉、資金籌措等困難。
制約耕地拋荒的責任田主,激勵墾復性種糧者。地方政府應出臺政策或以鄉規民約的形式,規定對荒蕪一定年限的土地,集體有權將這些荒蕪的耕地流轉到種糧大戶手中進行墾復性耕種,5~10年內由墾復者無償耕種,并進行補貼。這樣就能激勵農民或種糧大戶對拋荒耕地進行墾荒種植,有效遏制耕地拋荒,增加種糧面積。
規模種植和田園化建設將成新動力
機械化規模種植迎來大發展機遇,應善加激勵和引導,使之成為提高農業生產力、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小規模種植的加速消減,大量待轉包耕地的存在,無疑為種糧大戶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遇。規模種植的發展,可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大幅提高農業生產力,使種植業擺脫長期低效益的困擾,推動農業經濟的良性發展。同時,還有利于加快城鎮化進程,對農村經濟和新農村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
機械化規模種植和“空心村”現象,為農村田園化建設創造了良機,農業機械化大生產迎來曙光。田園化建設,就是建設與農業機械化相適應的田成方、渠成網、樹成行,河、渠、田相通,水、電、路配套的標準農田。“空心村”的出現和發展,為舊村宅地墾復,耕地成片經營創造了條件,加上原有耕地的集中規模經營,為田園化建設創造了條件。國家對農村建設的投入也使一些有經營意識、善經營的新型農民看到了投資田園化建設的潛力,堅定了他們建設田園化農村的信心。而農業工程機械的廣泛應用,使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實現了高度機械化,良好的建設速度和工程質量使田園化建設變得更加易行。
股份制農業公司將成為種植業的新業態。未來,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要形式的種植大戶將進一步發展為股份制農業公司。農戶按責任田面積獲得股份,按股分紅,農業公司則依托實現田園化后的標準農田和高度的機械化組織現代化農業生產,將成為常態。
(作者單位:湖南省雙峰縣農機局)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