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王超安>>產業研究>>
來源: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作者:易中懿
一、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技術支撐
農業現代化是解決 " 三農 " 問題的根本所在。農業發展問題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根本問題。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對國民經濟具有不可替代的貢獻作用,使農業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基礎和波動的起點,農業的增長或衰退對經濟擴張具有強烈的引誘或阻滯作用。黨的 " 十六大 " 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正如江澤民同志所指出的: " 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國人民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不可能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 " 因此,農業現代化是解決 " 三農 " 問題,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根本所在。 技術與創新是農業現代化的手段和動力。農業現代化是一個綜合的、動態的、歷史的和發展的概念。隨著不同時空條件的變化和人類對現代化認識程度的加深,不斷賦予了現代化新的內容。其核心內涵是傳統農業通過不斷應用現代先進科學技術,提高生產過程的物質技術裝備水平,不斷調整農業結構和農業的專業化、社會化分工,以實現農業總要素生產率水平的不斷提高和農業持續發展的過程。簡言之,農業現代化即是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歷史過程。
農業現代化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技術性、創新性、效率性和持續性。效率與持續是目標,技術與創新是手段,更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動力。由于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廣泛地應用了生物、化學、物理、氣象等多學科研究成果和現代工業提供的技術裝備,使落后的、傳統的以勞動集約為主的農業轉變為以技術集約為主的現代基礎產業,使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和綜合農業生產能力不斷提高。農業的不同發展階段總與農業技術的階段性特征相吻合。
美國經濟學家弗農·拉坦用實證資料證明了農業技術結構存在的三種類型,認為勞均土地在30公頃以上的國家,是機械技術 型;勞均土地在3-30公頃之間的國家,是生物技術+機械技術型;而勞均土地不足3公頃的國家,是生物技術型。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提高,加之生物技術相對滯后,農業技術結構應選擇以機械技術為主、生物技術為輔的發展道路。盡管不同國家由于各自的資源稟賦特征不同,選擇了不同的農業現代化技術結構,但在發達國家的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農業技術的重點始終放在農業機械化中,尤其在農業現代化初期更是如此。美國工程技術界評出20世紀對人類社會生活影響**大的20項工程技術成就第7項是農業機械化。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一是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機械把大工業成果、自然科學和自然力引入農業生產過程,大大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轉化率和農產品商品率,從而提高農產品競爭力,促進農業勞動力轉移,推進非農產業發展,也使現代生物技術由于有現代裝備和工程技術手段支持而得以實施和進一步發展。所以機械化發展必然推進現代化發展。二是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機械化是不可逾越的發展階段。農業現代化離不開機械化的支撐。發達國家大多在20世紀40-60年代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大體開始于20世紀40年代,70年代后先后實現現代化。也就是說,發達國家都是在農業機械化的基礎上向現代化邁進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機械化是現代化的先行因素而不是同步因素,基本實現機械化的時間比基本實現現代化一般要早20-30年,農業現代化是在機械化基礎上的更高級發展階段。
二、對我國農業工程技術現狀的基本判斷
1.農業機械化工程技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主要表現在:農機裝備增強;發展空間擴大;對外開放取得突破;技術標準建設得到加強。
2.主要問題:結構性矛盾突出;技術水平不高;創新投入不足。
三.加大投入、全面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首先,結構要調整。在全面提高糧食生產機械化的同時逐步轉向經濟作物和牧草生產機械化;在發展產中機械化的同時進一步向產前、產后延伸,重點開發產前種子加工、產后農產品加工增值和農業廢棄物加工利用的工程技術;由狹義的種植業工程技術研發向農林牧副漁廣義的農業工程技術研發拓展;由生產建設為主轉向生產建設與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并重;由傳統技術向高新技術發展,提高農業裝備的技術含量、性能和質量,縮小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農業工程技術要適應農業發展形勢的要求,從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實際出發,以增加農民收入為基本目標,把農業結構調整作為工作主線,解決農業生產中重點作物、關鍵環節的機械化技術研究開發,為農業現代化作出貢獻。
其次,領域要拓寬。一是使農業生產技術科學化,在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現代、先進科學技術,使農業生產由經驗型轉向科學運作。二是使農業生產裝備、生產方式機械化、自動化,在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現代工業提供的勞動資料(如農業機器和裝備等機電產品,化肥、農藥、除草劑、農用薄膜、塑料等農用化工產品,現代農業設施產品等),使農業由使用人力手工工具和畜力農具的傳統生產方式轉變為使用機器的機械化生產方式,甚至采用類似工廠的生產方式從事農業工廠化、自動化生產。勞動過程的分工、協作和組織由勞動資料的性能要求決定,而不像傳統農業生產中由主觀的分工所決定。三是使農業生產經營產業化、全球化,在農業生產經營中廣泛應用現代組織管理科學技術,包括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使農業生產經營由"小而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形態轉變為專業化、區域化、商品化、社會化的市場經濟形態。逐漸形成貿工農一體化的企業組織,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完善市場體系。四是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生產手段和現代組織管理綜合作用的結果,使農業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的關系大為改善,由生態受到破壞、環境日益惡化轉變為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環境受到保護并日益改善,由惡性循環轉變為良性循環,實現可持續發展。五是農村人居環境和活動載體由分散轉變為適度集中,基礎設施建設大為改善,生活質量和開放水平大大提高,實現農村城鎮化。農業工程技術有機地溶入農業生產過程,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產生了顯著的歷史性變化,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農產品供給實現了由長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轉變。農業科技取得歷史性進步,特別是包括農業工程技術在內的現代科技的廣泛應用促進了現代農業快速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農業從以種植業為主轉變為種植業和林牧漁業共同發展,農村經濟結構由以農業為主轉變為農業與非農產業協調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體制發生重大變革,農業和農村經濟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農產品市場體系初步建立,全方位農業對外開放格局已經形成。農民收入不斷增加,農村面貌發生了實質性變化。農民人均純收入和人均生活費支出成倍增長。在過去的20世紀,我國農業工程技術為解決農民溫飽,實現農村小康作出了重大貢獻。21世紀,農業工程技術將飛速發展,為中國實現農業機械化與現代化作出歷史性的貢獻。
第三,技術要改進。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的農業工程核心技術改進要向配置合理,節能、高效、標準化方向發展: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重點突破并完善對我國主要類型中低產田的改造技術。提高糧、棉、油等作物生產關鍵環節的機械化配套水平。合理配置大中小型拖拉機配套農具。發展并推廣復式作業技術和機具。大幅度提高植保機械化科技水平,解決病蟲草害防治精密、安全、對靶高效防治問題。改進和提高水稻種植、水稻和玉米收獲等關鍵技術和機具。加強研究農機與農藝結合技術。推廣旱作農業和節水灌溉農業技術。發展旱田作物生產機械化技術。研究和推廣"精細農作"技術。發展和完善農村實用的設施農業技術和設備。研究和實施草原改良技術。提高農作物物產后儲運加工技術水平。積極開拓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領域,進一步推廣節能、節藥、節水、節油等農業節本增效工程技術。完善以農業工程技術為龍頭的貿工農一體化的綜合技術并推廣示范,積極推進產業化經營。要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完善的農業工程技術發展機制,全面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過程機械化與經營產業化,以及農機服務產業化,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全方位、系列化的服務。在我國不同地區形成與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相適應的高產、高效農業機械化技術體系和相應的機器系統。發展機電一體化技術和機具,以及農村工廠化種、養技術和裝備。提高農畜產品商品增值技術和裝備水平,向深加工方向發展。
21世紀初是我國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的關鍵時期,農機工程技術必須把握機遇,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進行核心技術的改進,緊跟國際市場形勢,結合農業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發展,突破制約農業生產全過程高新工程技術應用的瓶頸,改變農業生產的增長方式,為在21世紀中期實現我國的農業現代化和農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發表于 @ 2008年07月09日 19:09: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