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羅曉>>成果推廣>>
(推薦)
“潔凈的新童話”
——丹麥利用秸稈發電考察記
在世界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故鄉丹麥,如今人們正創造著另一個“童話”:曾長期依賴石油進口的丹麥,1974年以來GDP穩步增長,但能源消費量沒有增長,石油年消費量比l973年還下降了50%,現已成為石油出口國。這一巨變的背后,是秸稈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占了丹麥全國能源消費量的24%以上。
我國作為一個非再生能源人均占有量很低且秸稈資源非常豐富的大國,丹麥的經驗能否提供有益的借鑒呢?今年春天,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專程到丹麥進行了實地考察。
秸稈發電遍及丹麥、走向世界
只有500多萬人口、4.3萬平方公里面積的丹麥,工農業高度發達。20世紀70年代的世界石油危機,促使一直依賴石油作為****能源的丹麥推行能源多樣化政策,積極開發生物質能和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京都議定書分別于1992年和l997年出臺后,為建立清潔發展機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丹麥進一步加大了生物質能和其他清潔可再生能源的研發利用力度。丹麥BWE公司率先研發秸稈生物燃燒發電技術,在這家歐洲著名能源研發企業的努力下,丹麥于1988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座秸稈生物燃燒發電廠。
丹麥王國能源署官員歐勒和哈里克告訴記者,目前丹麥已建立了130家秸稈發電廠。秸稈發電技術現已走向世界,被聯合國列為重點推廣項目。瑞典、芬蘭、西班牙等多個歐洲國家由BWE公司提供技術設備建成了秸稈發電廠,其中位于英國坎貝斯的生物質能發電廠是目前世界上**大的秸稈發電廠,裝機容量3.8萬千瓦,總投資約5億丹麥克朗。
**近,中國的河北、山東等地也正在與BWE公司合作,引進其技術設備籌建秸稈發電廠。
獨特的設計 科學的流程
今年春天,記者來到丹麥南部的洛蘭島考察馬里博秸稈發電廠。這個電廠由丹麥國家電力公司(股份制上市企業)投資建設,采用BWE公司的技術設計和鍋爐設備,裝機容量1.2萬千瓦,總投資2.3億丹麥克朗。從1996年底開工建設到1998年初竣工運營,建設周期只有一年多。電廠實行熱電聯供,年發電5000小時,每小時消耗7.5噸秸稈,為馬里博和薩克斯克賓兩個鎮1萬戶5萬人口供應熱和電。
記者走進這家電廠,只在中央控制室見到兩三個人值班。負責電廠技術安全管理的工程師斯文遜說,全廠連廠長在內一共只有10名職工。載重汽車將成捆的秸稈運進電廠的第一個車間——原料庫,吊裝機抓起秸稈整齊地堆放在庫中;傳送帶將庫里的秸稈一捆接一捆地送往緊鄰的封閉型切割裝置,秸稈在這里被加工成一段段不規則的短稈;短稈被源源不斷地送進鍋爐燃燒,產生540攝氏度的高壓蒸汽,推動汽輪機發電。
從連接鍋爐的空氣預熱器中伸出一條長長的管道,與電廠大煙囪相連,管道中部裝有一個較大的漏斗狀濾器,專門回收爐灰,作為肥料供給農民。斯文遜告訴記者,爐灰是很好的鉀肥,農民每賣一噸秸稈不僅能得到400丹麥克朗,還能免費得到電廠返還的40公斤爐灰。
其實,用秸稈作原料的不僅是小熱電廠,大發電廠也能用秸稈發電。如位于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南郊海濱的阿文多發電廠,裝機容量85萬千瓦,是一座可在同一爐體燃燒煤、油、天然氣和秸稈、木屑壓縮顆粒的多燃料方式發電廠。記者在這家電廠看到,4根燃料供給管道連接鍋爐,分別輸送煤、油、天然氣和生物能源,這樣既可以減少對石化燃料的依賴,又可以減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排放。
丹麥BWE公司總裁葉利克接受記者采訪時說,BWE與北京龍基電力公司、山東魯能集團擬在山東日照合資建設的4×60萬千瓦特大型火力發電廠,就是在阿文多發電廠的技術基礎上建設的現代化發電項目,它將是中國**先進、**節能、**符合環保要求的樣板火電廠,并在世界電廠建設中也將成為一個典范。
葉利克說,BWE公司對河北省作過調查,發現河北每年有4000多萬噸秸稈被農民燒掉,相當于2000萬噸煤。這么多秸稈如果以縣、鎮為單位收集起來,至少可以供應100家小秸稈發電廠。
“秸稈發電太神奇了!”
“感謝上帝,秸稈發電太神奇了!”住在馬里博秸稈發電廠附近的希爾德·瓦格內爾先生興奮地對記者說。他已經退休,5萬平方米的土地已經轉包給農場主耕種?!斑^去秸稈多被我們農民在地里燒掉了,烏煙瘴氣,污染環境。當初政府要求建秸稈發電廠,農民普遍懷疑,用秸稈發電行嗎?馬里博秸稈發電廠建成后,農民的看法就變了,秸稈賣給電廠增加了收入,電廠返回爐灰又等于不花錢得到了肥料,還能用上電廠提供的熱和電。這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是我們鎮里現在絕對不可缺少的事情,我們的生產生活都要圍繞這個電廠轉了。”
希爾德說,丹麥過去是森林之國,而且有很好的樹,以橡樹為主,但后來做飯和燒爐取暖要砍木柴,建房也要木材,農民開荒種地也砍樹,砍得森林越來越少了。多建秸稈發電廠,可以保護森林、保護生態。現在做飯取暖都是用馬里博秸稈發電廠提供的電和熱。
記者在考察時想到,丹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經驗,對于資源缺乏、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我國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我們應當在繼續實施退耕還林、“天保”工程等的同時,大力開發清潔可再生能源,提高秸稈等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和農村水能資源的利用率,積極發展循環經濟。
信息來源: 新華網
發表于 @ 2008年06月30日 23:20: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