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業和農業機械化發展情況
法國基本上是一個平原國家,全國大部分地區氣候溫和,適于農業生產。全國總面積55.12萬km2,森林面積為16萬km2,耕地面積為28萬km2(其中60%用于糧食生產、35%為牧場、5%用于葡萄園及種植其他水果蔬菜)。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法國農業人口不斷下降,目前僅為總人口的2%,約95萬人。
法國農業在歐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農業產值4200億法郎,農業產量占歐盟總產量的20%。經過50年的農業政策改革和調整,目前農業發展處于相對穩定階段。政府通過政策引導,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提倡天然放牧,壓縮草場面積;擴大耕地面積,用于發展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種植。
法國早在19世紀60年代就開始生產農業機械,到20世紀30年代擁有內燃機、電動機、
拖拉機、割捆機、脫粒機等農機具。戰后農業機械化迅速發展,農業生產從整地、播種、田間管理到收割、運輸、加工、儲存等幾乎全部實現了機械化。經過**近50年的發展,隨著農業生產和農產品銷售量的相對穩定,農機消費水平和主要農業機械保有量也已基本穩定,到2000年全國擁有拖拉機130萬臺、
聯合收割機11萬臺、割捆機27萬臺。2000年農機銷售額250億法郎,其中法國自產產品100億法郎,其余150億法郎是從歐盟國家進口的。在進口農機產品中拖拉機占36%。法國農機生產企業約有2000家,共有6萬多職工,年產值350億法郎,71%用于出口,出口總量中70%銷往德國等歐盟國家。隨著農業經濟效益逐年穩步增長,農機總利潤年增長0.4%。農機化水平和農機產品質量不斷提高,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
1.農業機械正在向智能化、高效率和大型化方向發展
農業機械裝備技術已逐步融合現代微電子技術、儀器與控制技術和信息技術,向智能化、機電一體化方向發展。田間自動導航系統、機器視覺系統等研究成果已開始應用裝備到拖拉機與自走式農業機械上,正在實現農業機械化作業的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和改善操作者的舒適性與安全性。拖拉機平均功率已增加到72kW(總臺數比10年前減少了27.8%)。自動化程度提高,作業速度加快、復式作業機具和專業化生產機具協調發展,為在農業生產中推廣使用新技術進一步降低作業成本創造了條件,也為提高社會化服務的集約化水平提供了空間。
2.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進農業和農機化發展的政策
圍繞提高農業生產率、增加農民收入、穩定市場以及保證農產品的高質量,政府制定了相關的農業和農機化扶持政策,如土地集中政策、農業專業化政策、農業信貸政策、農業生產價格補貼政策、農用燃油減稅政策等。在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新機具推廣初期,國家對農機購買者給予補貼、優惠貸款等扶持政策,以鼓勵高效低耗、高技術含量的專業化配套機具的研發、生產與推廣,這些優惠和補貼直接給予農民。目前農機化處于穩定發展時期,補貼、優惠貸款等鼓勵政策已較少使用,但農機用油補貼政策一直在執行之中。目前農機政策更多地體現在保護使用者安全、降低勞動強度和保護環境、利于國土整治等方面。1960年,法國頒布了《關于農業現代化的指導方針》,2000年對該指導方針進行了補充修訂,增加了農業機械作業的環保要求。為保證偏遠地區土地的開發和有效利用,政府仍然為當地農民提供購買農機具的補貼資金。
3.發展“居馬”合作社,提高農機具的利用率
在戰后農業現代化過程中,農業機械逐步取代了畜力和手工勞動,為了解決購買昂貴農機設備的資金困難,提高農機利用率和降低生產成本,農民自發組織起集體購買和共同使用農業機械的“居馬(CUMA)”合作社。一些大型、專用農業機械,如經濟作物作業機械、大型收獲機械和農田基本建設機械等,都通過合作社集體購買。法國共有1萬多個“居馬”,分布在全國各地,入社農戶擁有土地規模一般為300-500hm2,機具使用費比個人購機使用費低40%。該組織的主要經費來源是社員交納的會費和農機作業服務費。在“居馬”購機時,根據社員作業申請計劃,提出某種作業服務需求的社員要對所需機械投資10%。
4.積極發揮農業協會組織的作用,推廣農機化新技術
法國政府對農業生產和農機化發展方向的引導是通過經濟杠桿(如項目資助、低息貸款)實現,而農機化新技術的推廣,主要依靠發明者和制造商通過農業協會等民間組織,利用電視和專業報紙等媒體發布公告向農民宣傳推薦。同時協會及時發布技術需求信息、市場銷售信息等,與農戶溝通;政府的各種政策措施亦通過協會傳達給農戶。農業協會組織成為政府、企業與農戶間的紐帶和橋梁,并在農機化新技術的推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5.農機生產企業十分注重技術創新和質量控制
法國擁有紐荷蘭、約翰?迪爾、道依茨和麥賽?福格森等世界著名的跨國農機企業,其產品為世界知名品牌,銷往世界各地。企業規模多在2000人左右,年產量在2000臺以上。其共同特點:一是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根據市場、用戶需要,不斷開發和研究高技術含量的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產品。企業的研發費用占總收入的6%左右。二是十分重視產品的質量控制。每個車間均有質量檢測室,嚴把每道生產工序的質量關。如福格森公司平均4名員工中就有1名質檢人員。三是工藝裝備先進,生產現代化程度高。加工中心、數控機床、激光切割、電子噴涂、超聲波清洗等先進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外協外購件倉儲以及零部件加工、熱處理、部裝、總裝、檢測等生產線布局合理。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提高競爭力的需要,企業十分注重技術改造,如迪爾公司技改投入超過總收入的4%,福格森公司一臺數控磨床就達880萬法郎(約120萬美元)。四是生產的社會化程度高。除變速箱等關鍵零部件、鈑金件自己生產外,大部分零配件都由外協廠生產。五是普遍重視對員工的培訓。員工重視文明生產,安全、衛生、環保意識強。
二、農機企業的標準化
1.運用標準化加快新產品開發
法國農機生產企業在新產品開發中,盡可能多地采用標準件、通用件,運用組合化的原理,采用標準化的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技術,從而大大縮短新產品的設計、試制周期,快速適應市場需要。
2.運用標準化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
全面采用ISO9001和9002標準進行質量體系認證和產品認證,并以先進的歐洲標準指導產品生產,重視外協件的質量檢驗,保證充足配件供應,使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具有競爭力。
3.運用標準化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生產的社會化
法國農機整機生產企業大多以組裝生產為主。一臺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并非一個企業獨立生產出來,而是幾個甚至幾十個企業分工協作的結果,主機廠只是發揮自身優勢生產部分零部件,多數零部件在標準化的保證下靠外部協作供應,從而保證它們之間尺寸和功能的統一協調和互換配套,保證了整機的性能質量。各企業充分運用標準化手段分工與協作,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促進了生產的社會化。如麥賽福格森拖拉機制造廠可生產55-190kW的拖拉機,除變速箱等關鍵件自己生產外,大部分零部件由300多個協作企業生產。
4.積極發揮農業、農機行業聯合會在標準化方面的作用
(1)圍護本行業的利益,爭取使本行業企業制定的標準成為法國標準或歐洲標準。
(2)協調本行業企業內部關系,當各企業制定標準產生分歧意見時,提出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3)按照政府的指令,在行業中貫徹有關強制性標準。
(4)收集、發布與本行業利益和發展有關的各類標準化信息。
(信息來源:南方農機)
發表于 @ 2008年06月30日 20:01: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