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羅曉>>產業研究>>
(推薦)
生態經濟將主導全球市場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IPCC)首度發表的報告,指全球變暖有90%可能性由人類活動造成。IPCC正式發表的第二份有關氣候變暖對全球生態影響的報告。
報告指出,若目前情況持續下去,2020年時全球氣溫將上升攝氏1度,缺水人口比現時多4億~17億,傳染病及花粉過敏癥增加,部分兩棲動物也將面臨絕種。至2050年,全球氣溫將上升攝氏1.8度,多達20億人缺水,全球約20%~30%的物種面臨滅絕,大量人口因營養不良、疾病、熱浪、洪災及干旱等問題瀕臨死亡邊緣。另外,在海平面上升、洪災及干旱等影響下,多達2億人口被迫遷離家園,成為氣候難民。
雖然有人認為,這份報告對未來全球氣候問題過分悲觀,但從現實來看全球氣候與環境問題正在顯著地影響農業及相關產業發展。如泰國數月前發生了近十年來**嚴重的洪災,不久前又發生了嚴重的旱災,全國四分之三的地區超過800萬人受災,超過4萬畝農地出現干旱,這甚至可能推高國際糧食價格。
美國的一項研究指出,隨著全球氣溫上升,溫室效應會引發水浸,導致灌溉、疾病及泥土侵蝕,嚴重影響葡萄收成。在法國南部及美國加州,全球變暖問題帶來的威脅已經出現。有關研究估計,本世紀末世界各地的葡萄產量將受嚴重打擊,全球變暖問題也對紅酒業造成威脅。
觀察近期的國際會議,國際輿論對全球變暖的關注不是偶然的。無論是經濟性的會議,還是政治性的會議,只要是國際性的場合,焦點話題都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全球對氣候和生態問題高度一致的關注意味著什么?這將對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有何影響?這些問題中國不能忽視。安邦集團策略分析師陳功認為,長此以往,將形成一種新的趨勢,即在生態條件下的經濟增長,將會是全球貿易格局的主流。今后完全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凡是采用“逆生態環境”生產的產品,可能遭遇困境,甚至被某些國家所禁售;而采用生態方式生產的產品,價格會很高而且可能暢銷。
實際上,現在已經出現了這種跡象。如人們對有機蔬菜、綠色蔬菜的認可,就是這種消費選擇的體現。據了解,在我國香港地區有一種很賺錢的業務———就是向香港的富豪們提供完全無污染的食物。這些無污染的蔬菜、水果以及魚、肉等很多來自日本專門的農場,完全以生態方式來專門培養。當然,這種食物供給服務價格驚人,農產品的價格也高得驚人。雖然目前這只是極少數富人才能享受的服務,但從發達國家的市場偏好來看,對生態條件下的產品選擇正在全球呈現迅速擴大和蔓延的趨勢。
從國際貿易的發展看,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在關稅和技術壁壘之后,設立了各種嚴格的生態與環境標準的“綠色壁壘”。在中國看來這是貿易壁壘,但從國際趨勢看,這就是我們遲早必須認同的市場標準,這也正是我們要與國際接軌的地方。
陳功認為,生態條件下的經濟發展與產品生產問題,其影響力很可能超越人權問題。事實上,這也與人權問題緊密相關,因為這關系到整個人類的生存權。中國必須對此給予高度重視,如果我們的產品生產不利于環境保護、不符合生態標準,因而遭到周邊國家的禁止和指責,那將陷入一種被孤立的“生態隔離”狀態。
因此,中國必須早日在發展生態經濟上謀求主導權,投入更大力量,實行更嚴格的法律,否則勢必將因這個問題而成為被指責的對象,陷入“生態隔離”困境。
發表于 @ 2008年06月23日 14:08: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