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朱禮好>>商業評論>>
記者近日獲悉,中國收獲機械總公司總經理邵天杰去職,轉任機械工業第*設計研究院院長。
另據了解,國機集團有意將中收一分為二,由國機集團投資的洛陽中收、北京中收及新疆等地的資產分立而治,而且國機集團已經分別任命了總經理。
記者一時驚詫于人世變幻之快。
許多年前,筆者供職于中國農機化報時采訪其時中收總經理吳義苗之后曾寫過一篇短評《無法抹掉的歷史》,現再次登錄如下:
一提到中國的收獲機械史、農業機械史乃至機械工業史,我們都無法回避一個沉甸甸的企業——中國收獲機械總公司。
所有見證了中國收獲機械發展史的人都曾經看到新疆—2給我國的農業的發展所做的巨大貢獻。由資產8000萬的新疆聯合收割機廠,在短短幾年之內發展到一個銷售額超10億元的大型企業。以7萬多臺社會保有量的卓越成就,人們怎么也無法拂抹它的光輝。
毫不夸張地說,沒有中收的新疆—2,就沒有現在的中國收獲機市場百舸爭流揚帆競發的局面,就不會有今日跨區作業這項運動唱著這么“火火的歌謠”。
然而,商場如戰場。歲月的變更,生命的輪回,在企業這個“社會人”的身上得到很好的映照。市場是那么的殘酷、那么充滿血腥味,一不留神,也許你的對手就會跑到你的前面、就要把你擊垮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句古語,將是一句永遠巔撲不破的真理。沒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感覺的企業家,他所領導的企業更多地將是曇花一現,無法度過一個較長的生命期。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每一位圖謀做大做強的農機企業,都應該邁著穩健的步伐。而中收從自己十多年的歷史上,他汲取了什么教訓?又有什么經驗可循?一年多來,中收似乎有幾分沉寂,所有關注她發展的行業人士都想知道:中收現在在干什么呢?中國農機化報作為農業行業自己家的代言人,一直密切地關注著中收的發展。于是,就產生了這篇專訪。
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記者一直小心翼翼地回避著導致中收目前這種狀況的癥結所在。然而,較之記者這種不愿觸及敏感話題的心態,吳義苗似乎顯得具有足夠的正視歷史的勇氣。不過,吳并沒有把歷史的責任往中收前領導人身上推,更多地則是一種理性的分析與思考。
記者在采訪中多次注意到,吳義苗多次提到“我們這個團隊”。而記者依版面的需要要按慣例要給他拍照時,吳堅決地予以謝絕。他讓記者“多宣傳我們的團隊、宣傳我們的產品”。或許,吳注意到了團隊的力量,目前的中收領導班子內,做了認真仔細的分工,大家的心思擰成一股繩。但愿,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可以看到,吳義苗的這支團隊將帶出一個重振輝煌的中收。
遺憾的是,吳義苗并沒有有效治理企業并帶領中收崛起。后某報記者用“狂瀾既倒,大廈將傾”來形容該企業。2004年,吳突然被其上級部門國機集團罷免。時年7月,邵天杰被任命為中收總經理。邵此前任機械工業第四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正值盛年的邵天杰上任之后,做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上述某報在一篇采訪邵的稿子中曾用了“整理內務”“完善產品”“戰略構想”三個小標題。記者無意評述邵天杰在這些年中對中收所做的工作抑或貢獻抑或其他,但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是,今年的中收主導產品自走式收獲機隨著市場的大幅下滑,并沒有取得令人稱頌的成績??上氪饲吧厶旖艿膲毫χ林?。不過,今年以來,中收的玉米機特別是四行玉米機在北方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據說有三四百臺的銷量。
隨著國外農機企業在中國本土化進程加快,可以料想未來將有更多的外資與內資品牌之間上演碰撞。中收新疆-2作為中國收獲機械產品的一塊優秀品牌,到今年已經有10萬臺的社會保有量,盡管近年來其風頭被福田谷神產品所蓋,但時至今日在很多消費者心中仍存無法揮去的情結。因此,在這
期待中收再次崛起,
期待新疆-2再刮市場旋風。
文/朱禮好
發表于 @ 2007年09月14日 10:01: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