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2024,瑕瑜互見,堅韌前行
2024,瑕瑜互見,堅韌前行
有道是,“居諸不息,寒暑推移。”
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時光總是悄無聲息地流逝,了無蹤跡。
又道是,“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自古至今,掐指難算,秋風幾時吹來?不覺間,流年似水,歲月暗暗變換。
2024年那些日子,就這樣一去不返了。
身處農機行業,仍記得,年初時許下的那些無數期望,一心想走在時間前面,越過山丘、溝壑,走向坦途,而往往事與愿違。
總該記錄些什么,諸如,瑕瑜互見且堅韌前行的2024年農機市場。
01海外市場與國內市場低走
談及2024年農機市場,我們依然繞不開2022年的那場農機動力機械排放升級背景下的銷售“狂歡”。
2022年,伴隨著農機行業動力機械“國三升國四”排放升級政策落地,農機企業對國三產品進行突擊生產和集中出清,成就了行業內近年來的銷售高潮,大中拖和收獲機銷量成為近5年來的銷量高峰。與此同時,市場透支現象也異常明顯,占據絕對比重的動力機械產品消費提前,造成了農機市場2023/2024整體銷量連續兩年回落。
不止于此,2024年,近幾年趨熱的畜牧機械市場也遭遇了“滑鐵盧”,受牛羊肉價格低迷、奶業不振等畜牧產業走低影響,出現超過30%的市場回落。
2024年,不僅國內農機市場表現低迷乏力,海外市場表現也差強人意,近兩年來備受關注的俄羅斯市場亦是出現需求下降。
由此可見,在政治沖突不斷、全球經濟低迷、貿易摩擦頻出的全球大環境里,農機裝備行業也未能獨善其身。
02需求不振與補貼滯后同頻
自2015年進入轉型升級發展階段以來,農機行業高速規模增長戛然而止,展現出高質量增長的基調,市場需求伴隨著用戶構成結構趨于組織客戶等因素變化而發生改變。
一方面,占據行業絕對比重的大中拖、收獲機等傳統農機產品飽和跡象愈加明顯,且產品大型化進一步壓縮了整體銷量,產業內卷嚴重,市場競爭激烈;另一方面,由于糧價不振、農民務工收入降低等因素共同影響,農戶手里資金緊張,購買力下降且投資熱情銳減,即便備受關注的大客戶集中采購亦是出現大幅減少,且品牌化選擇愈加集中。
2024年,恰逢2021-2023與2024-2026新舊三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交替,由于種種原因影響,全國多省份《2024-2026農機購置補貼一覽表》到了2024年11月份才集中發布,多地補貼資金不足和兌付緩慢的現象依然突出,政策拉動效應不足已成定局。
03傳統產品與細分領域分化
華夏文明歷史悠久。從燕山南麓到大別山北麓,從黃海之濱到伏牛山東麓,是大家常說的華北平原,也就是華夏文明的基本盤,成就人口最多平原的同時,也造就了悠久的農耕文化。
華北平原與東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被譽為我國三大平原,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區。由黑、吉、遼、與內蒙古大部組成的東北平原土地肥沃,地形平坦,土地連片,農業機械化發展最快,機械化程度最高;跨越京、津、冀、魯、豫、皖等省(直轄市)的華北平原則地處腹地,經濟發達,人口眾多,機械化程度次之;以兩湖、贛、蘇、浙、滬等省的長江中下游平原以長江相連,河網密布,水量充足,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是機械化發展的重點區域。
地理位置決定發展前景。經過了多年的發展,三大平原成為了我國農機的傳統市場,當然也就是傳統農機產品的主銷市場,整體而言,長江以北的機械化程度優于長江以南。
近年來,我國傳統農機主銷區域飽和程度顯現,尤其是以小麥、水稻、玉米等大田作物機械需求降低,這類市場尤其是北方區域的市場增量轉為存量更新,而與此同時,經濟作物類農作物機械化需求勃興,細分領域農機產品需求旺盛,南方區域氣候溫和,經濟作物種類繁多,也就成為了農機需求的增量市場。
2024年,傳統市場與新興市場交替,大眾產品與細分產品分化,北方、南方市場增量轉移,市場表現愈加多樣化。比如,拖拉機市場出現大幅下滑,而大馬力拖拉機產品出現上升;糧食作物機械出現下滑,而經濟作物機械表現可圈可點,顯現出一些熱點市場
04庫存出清與二手置換同在
2024年,農機市場一線兩大特點表現明顯:庫存出清與二手機置換。
先說庫存出清。
出現這種現象有兩個原因促成,其中原因之一,依然是2022年排放升級,農機企業形成的市場庫存處理,拖拉機市場這種現象就比較突出;而另一個原因,則是部分產品市場下滑幅度出乎農機企業預期,預排產能和市場鋪貨等庫存處理,如玉米收獲機、畜牧機械等。
再說一下二手機置換。
我們從兩個維度看待這個現象。第一個維度,市場存量更新。我國農機社會保有量大是不爭的事實,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我國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11億千瓦,農機裝備總量接近2億臺(套),其中,拖拉機、谷物聯合收割機、插秧機、播種機保有量分別達2144.1、173.1、110、570萬臺,巨大的市場保有量就形成了巨大的后市場。第二個維度,用戶結構構成。從近年農機投資及收益等情況看,整體情況差強人意,廣大農民尤其是年輕人,對從事農機作業的熱情不高,雖然出現了較多專業性更強的農機合作社等新型主體,但是,機手依然為年齡偏大的老機手,新入行業的新手少,新機購買就少,原有農機手的舊機置換就占據了較重的份額,2024年這種現象異常突出。
05短板補齊與一大一小蓄力
盡管我國能夠生產14大類50小類4000多種農機產品,但是在短板明顯,高水平農機裝備和諸多關鍵技術、部件仍受制于人。諸如,在農業動力裝備、主糧生產裝備、大宗經濟作物生產裝備、農業水土資源利用裝備、丘陵山地農業裝備、設施種植技術及裝備、畜禽養殖設施及裝備、水產養殖設施及裝備、農產品品質分選裝備、農業機器人等方面的還與國外先進水平存在不少差距。由于基礎數據和模型缺乏,高壓共軌、高效傳動、種管收作業、高精度傳感、高質智控等效率、可靠性等是國外領先水平的50%左右。在核心部件上,高性能液壓系統、精密排種器、打捆機打結器、高端專用傳感器智能控制元器件等零部件主要依靠進口,對外依存度高達90%。
整體而言,農機裝備領域的短板補齊和進口產品替代,正成為農機企業的重要關注點和新的利潤發力點。2024年,國內農機產業進步有目共睹,諸如谷物籽粒收獲機國產化如火如荼、高密度打捆機國產化產品市場受捧、大馬力拖拉機以及大型青貯機國產化進程加快,等等。
2024年,我國農機市場另一個熱點就是“一大一小”。在國內土地流轉政策推進、保護性耕作模式推廣、農業(農機)合作組織及家庭農場興起等因素助推下,與農業耕作模式需求相匹配,農機產品大型化趨勢愈加明顯。同時,國家“通過補貼助力,推動丘陵、山區機械化進步”作為國家重點扶持政策大力推進,適合丘陵山區的小型機械銷量大幅上升。
06多系賽道與專精特新分流
產業周期性調整、市場運行趨穩下行,農機企業面臨的經營壓力提升,戰略定位與發展路徑選擇便異常重要。
結合經營范圍和經營戰略,我國農機企業基本上形成了兩大賽道,一個是,全面、全程機械化產品及服務的多系列組合賽道,像是雷沃、中聯、沃得等企業就是這種經營模式,其產品種類涵蓋廣泛,有拖拉機、收獲機、農機具等產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用戶在農作物的耕、種、管、收、貯乃至加工等機械化需求。另一個是,專精特新的“精而專”產品賽道,如英虎、缽施然、勇猛、農哈哈、天人等,這類企業往往具備專業產業領域先進技術與產品優勢,經過堅持不懈的深耕,在某一個或者某幾個產品領域形成競爭領先效應,是所在產業領域的佼佼者。
2024年,多系賽道與專精特新分流跡象愈加明顯,能夠經得起市場競爭、活得好、表現突出的企業都是兩個賽道的優秀企業,也必定在產品、技術、品牌建設等領域獨樹一幟。
07營銷手段與供應鏈條并重
營銷決定產品推廣水平,越是市場下行,越考驗營銷能力。
供應體系決定部件可靠性,越是需要提升產品力,越需要加強產業鏈建設。
近年來,觸角敏銳的農機企業聚焦營銷創新,由產品提供者向服務方案提供者轉變,線下演示、推廣與線上宣傳、交易并重,積極引進金融服務、二手機交易等板塊,立足滿足用戶需求開展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2024年,市場不好做,農機企業對營銷路徑尋找和宣傳推廣探索的激情不減,2024全國農機展會參展企業和參展人數再創新高就佐證了這一點。
再說一下產業鏈的事情。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農機裝備產業鏈日益豐富,制造產業集群格局全面形成,如果以長江為界,可將農機產業劃分為南方產業集群和北方產業集群,南方產業集群以江蘇、浙江等為代表,集聚了水田農機裝備制造商,并且有廣州無人機產業集群,重慶、四川小型丘陵山區機械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匯集的地方,采購資源就豐富,農機研發制造就在部件資源獲取、運費、溝通交流和產品驗證便捷性等方面占據優勢。而換種說法,不管企業駐地是否有產業集群,所有農機企業必須高度關注自身供應鏈建設,培育健全產業鏈條,打造專屬產業鏈能力,因為它決定了產品質量,決定了競爭成敗。
2024年,經營效果好的農機企業依然是在產品上獨具優勢的企業,也必然是在產業鏈環節建設得好的企業。
“青松寒不落,碧海闊逾澄。”
時間從不辜負對拼搏者的允諾,從不吝嗇對奮斗者的褒獎,只有經得起挫折和考驗,才能成為奮斗路上的勝出者。
大家一起努力向前吧,以嶄新的姿態迎接農機行業新一年的新征程。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