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2020,国产 字幕 制服 中文 在线,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關注微信
小程序

山東一農業綜合體的困惑 折射國產農機多而不精的困境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 本站發布時間:2022年03月30日 收藏

  “國產農機不好用 我這農場八成農機依賴進口”

  山東一農業綜合體的困惑,折射國產農機大而不強、多而不精的困境

  春耕備耕,正是各類農業機械大顯身手的時候,孫德東卻在感慨:“量子計算機、航天器咱都能造,為何國產農機‘不好用’‘老是壞’呢?”

  孫德東經營的山東省濰坊昌邑市青阜農業綜合體,有400多臺(套)農業機械。他坦言,綜合體八成設備依賴進口,導致半數經營利潤拱手送人。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調查發現,我國現代農業機械大而不強,多而不精,產量高利潤低。隨著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速度加快,“農機替人”大勢所趨,國產農機質量或成為農業現代化的“卡脖子”難題。

  1.5億元的設備,國產只占2000萬

  仲春時節,青阜農業綜合體的麥地里,幾臺自走式噴霧機一字排開,白色的水霧均勻噴灑在綠油油的麥田里。旁邊的農田里還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拖拉機來回穿梭。不遠處,幾臺大型農機駛過,黃色的土壤被翻到上面。

  “我這農場里大大小小400多臺(套)農業機械,總花費超過1.5億元,八成以上是進口,國產農機價值僅僅2000萬元,想起來就讓人痛心。”孫德東說,多年來他投資4億元進行大面積鹽堿地改良,推行規模化、標準化種植,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苜蓿、棉花、花生等。

  孫德東給記者列出了一張詳細的農機清單,農機品牌、產品型號、價格、生產國家等一應俱全。

  他說,農機主要靠進口,比如,美國凱斯收割機10臺,每臺130萬元,總價值高達1300萬元;苜蓿收割機共15臺(套)總價值1023.3萬元,其國產元素只有3臺小馬力的雷沃拖拉機,價值僅36.9萬元,其中10臺套配備了意大利馬斯奇奧割草機和美國1804凱斯拖拉機,總價值858萬元……

  孫德東了解過齊河縣、高密市等省內其他地方的種糧大戶和農機合作社,發現高端農機基本被國外壟斷。齊河縣一家農業服務公司負責人對他說,公司有496臺(套)農業機械,除了價格較低的植保機外,大批高端農機都是凱斯、馬斯奇奧等外國品牌。

  進口農機的作業效率更高。孫德東說,以小麥收割機為例,當前國產的雷沃谷神系列也不錯,但16小時最多能夠收100畝地;美國凱斯的收割機,16小時能夠收400多畝。另外,國產機器“掉粒”嚴重,雜物分離不干凈。

  在舒適性和智慧化方面,國內外農機也有差距。孫德東和記者一起登上一臺進口割草機駕駛室后說,這臺機器12小時能收割苜蓿300畝,關鍵是智能化程度很高,“比開轎車都舒服”。

  農業數據安全存隱患

  為什么要買進口農機?孫德東給出的答案是“一般不壞”。“農機作業的季節性很強,也許一年都不用,但作業時集中用上半個月。國產農機‘容易壞’,會誤了農時。”他說,農機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是農民最為看重的。

  因為農機設備投入較大,孫德東坦言,搞農業賺的錢多數利潤都給了國外農機企業。“現在農場一年利潤4000多萬元,購買國外農機的1.3億元要3年的純利潤才能頂上,加上前兩年搞基礎建設不掙錢,可以說干了這五六年,掙的利潤基本都給了國外農機企業。”

  “依賴進口農機還面臨著農業數據泄露的風險。”孫德東指著一臺進口農機的智能顯示屏說,只要農機一作業,那里土質如何、種植情況、產量數據等都被上傳到設備后臺,可能輕易就被國外掌控,“農機水平上不去,高端農機創新領域進展慢,農業現代化很可能就會受制于人。”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專家李玉奎說,雖然國內產業配套體系相對健全,但關鍵零部件配套能力落后,部分高端部件依賴進口。智能農機控制器核心元器件國產率占比不到10%,執行控制系統—高壓比例閥基本全部依賴進口。

  記者了解到,我國大型智能農機裝備還面臨著核心技術缺乏的困境。對標國際知名農機企業,我國在智能農機裝備研發方面,還有較大差距,大馬力智能CVT拖拉機、大喂入量智能谷物收獲機械、智能棉花收獲機及核心零部件等主導產品在智能技術方面沒有形成體系;基于信息感知、決策控制、在線檢測等技術的變量播種/施肥/噴藥、作物健康管理技術及零部件多依賴進口;智慧農業核心控制部件、數據算法與國外差距明顯。

  除了核心技術缺乏、部分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外,國產農機創新能力不足。濰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戰略總監田大永說,國內農機行業基礎材料參差不齊,細分行業大企業不投入,小企業干不好,導致終端產品質量、穩定性難以保證。如國內水稻聯合收割機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約為50小時,而外國的產品可以做到200小時以上;拖拉機平均故障間隔時間僅為國外產品的30%-50%。

  此外,企業研發投入不足。據專家介紹,從市場來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科研成果轉化渠道不暢,企業創新積極性弱。企業跟進仿制國外產品多,很多甚至以拿國家補貼為導向,粗制仿造,基本無研發投入。全行業利潤率常年保持在5%-6%左右,全國農機行業研發投入與銷售收入占比常年不足1%,而歐美等農機發達國家達到4%。

  行業數據顯示,我國農機生產企業總數超過8000家,規模以上企業超過1700家。農機產品數量達到4000多種,主要產品年產500萬臺套,市場規模占全球45%以上,國際貿易占全球20%左右。但多位專家告訴記者,我國現代農業機械大而不強,多而不精,產量高利潤低,在國際上僅僅處于中等水平。而且,受國際環境影響,近年來,全國農機市場需求不足,產業增長持續乏力,企業增長緩慢,企業生存壓力加大。

  國產農機不能“老是壞”

  “高鐵、大飛機咱都能造,為何國產農機‘老是壞’呢?”孫德東說,不能總是種自己的田,卻給別人送錢。

  李玉奎說,我國高效、智能農機裝備研發制造雖然取得很大進展,但和國外高端農機相比,仍然差距較大,國產農機發展步履維艱。隨著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速度加快,“農機替人”加速推進,國產農機質量或成為農業現代化的“卡脖子”難題。

  專家建議,梳理一批制約智能農機裝備發展的關鍵技術與裝備,持續投入,鼓勵農機企業、科研院所、高校開展聯合攻關。建議國家在自然基金等立項過程中,給予智能農機項目一定比例支持;建議提升重點智能農機補貼標準,大力推廣應用智能終端和智能作業模式。將智能化農機部件稅收歸到農機大類范圍。

  李玉奎等人說,調動高校、科研院所、農機企業的研發力量,跨領域多學科協作,全面推動數字化、智能化等信息技術與農機裝備研發深度融合。緊跟市場需求,建設聯合農機裝備研發基地、協同創新實驗室等研發平臺。

  此外,加強信息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移動互聯、衛星定位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機裝備、農機作業和管理上的應用,搭建“互聯網+農機作業”信息化平臺,實現農機跨區作業數據共享。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s://www.chinanews.com.cn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

    1. <abbr id="arzqn"></ab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市| 利辛县| 友谊县| 曲麻莱县| 色达县| 仪陇县| 东乡族自治县| 缙云县| 托克逊县| 抚州市| 罗源县| 墨竹工卡县| 霞浦县| 富锦市| 紫阳县| 石首市| 宁陕县| 灌南县| 容城县| 泸水县| 陆良县| 蓬安县| 鹿邑县| 色达县| 湖南省| 隆德县| 田林县| 保康县| 桃江县| 朝阳市| 叶城县| 额敏县| 太保市| 曲靖市| 新平| 始兴县| 永春县| 扶沟县| 青龙| 五河县| 大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