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2020,国产 字幕 制服 中文 在线,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關注微信
小程序

我國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0%,三大主糧的機械化率超過80%

作者:人民日報 本站發布時間:2020年07月24日 收藏

  “三夏”期間,山東鄒平市明集鎮解家村開展大規模機收。

  董乃德攝(人民視覺)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用上新農機,種地有了“千里眼”,搶收搶種顯實力

  連日來,湖南省南縣南洲鎮南洲村農民趕著雨后間隙搶收、搶種,蝦子收完,秧苗下田,田野籠上一層嫩綠色的輕紗。

  “今年這么大的雨水,多虧有了新農機,搶出了時間。”金果水稻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歐術秋說道。水稻機收、機插本不是稀罕事,可合作社里的稻蝦共作基地,田塊小,還有蝦苗,能不能實現機械化?

  縣里組織的一次技術推廣,讓歐術秋眼前一亮:“這是適合稻蝦田的行走式新機器,不傷蝦苗,還省工省錢!”

  歐術秋一一細數機械化好處:合作社500畝稻蝦田,早稻收割至少快了7天,晚稻提前下種,能避開氣象災害。另外,機收、機插,一畝地比人工節省30%的成本。還有,相比直接播種,機插秧抗倒伏能力更強,每畝產量高出100多斤。政府對機插秧每畝還補貼100元。“你看,里里外外算下來,一畝地能增收三四百元呢!”

  農機開進稻蝦田,合作社搭上了增收快車。去年夏天,別人家的稻田早已放干了水,撒上了稻種,而金果水稻種植合作社卻多捕了整整10天蝦。“晚一天排水,蝦子的上市期就可以延長一天,多收入幾百塊錢。”歐術秋道出了奧秘。

  合作社不僅用上插秧機,還有了物聯網。歐術秋感嘆:“現在不再看天種地,種田裝上了‘千里眼’‘順風耳’,溫度、濕度、水里鹽分等數據都在顯示器上,適不適合水稻、蝦苗生長,一目了然。”

  在南縣,稻蝦田機插秧越來越受到農戶認可。“全縣目前已有插秧機707臺,機插秧面積3.47萬公頃,機插率達到了51%。”南縣農機事務中心主任陳文清說。目前全縣稻蝦種養規模達到55萬畝,年產小龍蝦10萬噸,“稻蝦米”25萬噸,綜合產值超過100億元。

  新模式助力提“身價”。歐術秋說:“以前大米辛辛苦苦拖到米市上賣,也就兩三元一斤,現在企業簽了訂單,來合作社收購稻蝦米,稻谷保底價8元一斤。”

  南縣建起稻蝦產品質量監管追溯平臺,不僅實現農產品的實時檢測,還能進行大數據分析。湖南助農農業科技公司總經理廖娟打開自己的手機APP,向記者介紹:“你看,一袋米、一盒蝦產自哪塊地、是什么品種、施用了哪些肥,都一目了然,每件產品都要經過出廠自檢和監管抽檢兩道關卡,保準吃得放心!”

  “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農業農村部農機化管理司副司長王甲云介紹,目前,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0%,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的機械化率超過80%,基本實現了機械化。

  “新型農機不斷升級,大大降低了糧食生產成本,提高了作物抗風險能力。”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孔祥智表示,今年上半年,在天氣條件較差、病蟲害嚴重等不利因素影響下,能夠實現夏糧豐收,離不開農業基礎裝備的支撐。

  智慧農機裝“大腦”,收播實現同步,“三夏”變成“兩夏”

  在山東濟寧市兗州區新兗鎮五爐村,收割過的麥茬地里,兩臺滅茬深松施肥精密播種機正在播種玉米。一臺收割機、兩臺播種機同時作業,種、肥一起播,一天的作業量達100多畝。

  “550畝地,4天就可以完成夏收夏種,真省心!”運國家庭農場負責人曹運國開心地說,現在種地當起“省心掌柜”。

  “播種有播種機,噴藥用無人機,澆水有智能灌溉機,收割有收割機,運到倉庫還有烘干機,從種到收全程機械化,新農機越來越聰明,一點兒不含糊!”曹運國說,與傳統的聯合收割機不同,新型收割機上都安上了智能終端,實時記錄運行時間、收割量、軌跡等數據,一天下來,生產進度清清楚楚。

  夏糧豐收看秋糧,曹運國充滿信心:“去年小麥平均畝產1280斤,今年達到1300斤左右,好地塊一畝到了1500斤。照這個種法,秋糧差不了。”

  根據第三次農業普查數據,全國小農戶數量占到農業經營主體98%以上。“從現階段看,以小農戶為主的家庭經營仍是農業生產的主要形式。小農戶買成套機械不太現實,關鍵要促進農機共享使用。”王甲云說,一方面要合理安排跨區機收作業,另一方面則要依托農機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小農戶解決農機社會化服務問題。

  “機手一來,‘三夏’變‘兩夏’,小麥收得干凈,玉米也跟著播完了。”望著自家麥田,新兗鎮大雨住村種糧大戶路成鋒露出了笑容。今年,他購買的小麥玉米全程機械化服務,每畝費用186元,政府補貼100元,省工又省錢。

  “今年‘三夏’生產,許多合作社的農機安裝了智能終端,可以監測播種質量。一旦達不到合格的深度,智慧平臺就會及時提醒機手。”區農機服務中心農機校校長李健介紹。

  在兗州,依托全區58家農機合作社,農機部門推行訂單作業、承包作業、收種“一條龍”等機收機播社會化服務模式。“通過全程機械化作業和高效社會化服務,縮短了作業時間,實現了收播同步、搶時播種,增加了秋季作物的生育時間,為秋糧豐收打下堅實基礎。”兗州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王燕說。

  完善補貼政策,優化配套服務,讓“大塊頭”更好展身手

  今年29歲的關鵬鶴,是兗州區興隆莊街道的一名農機手,從事農機作業已經10年,成了遠近有名的“農機通”。

  為了提高服務質量,關鵬鶴的農機合作社每年都要更新換代一批農機。今年合作社新買了一臺自走式谷物聯合收割機,他說起新裝備頭頭是道:“老機器滾筒是橫軸,容易發生麥秸擁堵,現在變成了縱軸,粉碎后的秸稈拋撒均勻,不容易打堆。”

  “別看這臺機器花了16萬元,它能夠一機多用,兩年就能回本。”忙碌的麥收季剛過去,關鵬鶴熟練地調整割臺、調換凹板篩、清洗零部件,機器“變身”后,秋季還能收谷子、豆子、玉米等作物。

  農業機械化離不開政策扶持。王甲云說,農機購置補貼作為一項重要強農惠農政策,2004年以來,中央財政加大了農機化扶持力度,累計投入了2300多億元,支持3500萬戶農戶購買農機超過4500萬臺(套)。今年,中央財政還將從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里安排專門資金,對報廢老舊農機具給予適當補貼,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推動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和農業綠色發展。

  “目前農業機械化推廣亟待補齊三個短板:重點作物、重點環節、重點地區。”孔祥智解釋,重點作物指西南地區的甘蔗、江漢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油菜等;重點環節如水稻的插秧環節;重點地區主要指丘陵山區,由于地形地塊零散多變,存在農機下田難、作業難。“因此,要加快推動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并引導科研單位和企業研發推廣特色作物生產所需的高效農機。”

  “從市場反饋看,這幾年,新型農業主體對全程機械化、智能化的農機需求不斷增強。”雷沃重工公司科技發展與合作部副總監李坡表示,未來農機的研發方向,將以北斗衛星導航技術為基礎,結合智慧精準作業決策系統和全程作物長勢信息,提升精準化、無人化作業水平。

  農機更新換代,人才隊伍得跟上。“無人機自動化程度高,機靈的小伙兒,用不了一天就能上手。”南縣農友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嚴婕說,從2017年開始,合作社開辦的駕駛員培訓學校增設無人機飛手培訓班,非常受歡迎。山東實施農機人才培育工程,到2020年將建成50個“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農業機械化示范縣。

  “田野里‘大塊頭’越來越多,豐收就更有底氣了!”嚴婕信心滿滿地說。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paper.people.com.cn/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

    1. <abbr id="arzqn"></ab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泉市| 临颍县| 新营市| 洱源县| 调兵山市| 株洲市| 嘉祥县| 无锡市| 盐城市| 文化| 东山县| 乌鲁木齐市| 荣成市| 连城县| 深泽县| 西华县| 大同县| 驻马店市| 玉山县| 株洲市| 垫江县| 黑水县| 寿宁县| 武宁县| 互助| 三江| 曲水县| 宣城市| 揭东县| 太谷县| 苍南县| 类乌齐县| 武定县| 宁波市| 萨迦县| 克东县| 庆云县| 原阳县| 宜春市| 淳安县| 浮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