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袁延文:支持農機研發創新,解決“無機可用”和“無好機可用”的問題
袁延文:支持農機研發創新,解決“無機可用”和“無好機可用”的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省農業農村廳廳長袁延文。
紅網時刻記者王義正 廖潔 任曄報道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14億中國人的飯碗,我們有能力也務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是中國發展的“基本盤”。
“要種好‘中國糧’,端穩‘自己碗’。疫情讓我們更清醒地意識到戰略性物資尤其是糧食儲備的重要性。”在全國人大代表、省農業農村廳廳長袁延文看來,湖南抓好農業生產,不但關系到全省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籃子”問題,還關系到全國市場的糧食、生豬等重要農產品供給。
湖南自古就有“九州糧倉”的美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從未間斷向國家提供商品糧的兩個省份之一,也是全國七個原糧凈調出省份之一。湖南的糧倉滿不滿,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人飯碗”端得穩不穩。
“作為一名‘三農’戰線上的代表,我**關心的是‘三農’問題。”袁延文告訴記者,今年全國兩會,他**關心的是疫情影響下,糧食生產如何實現穩面積、穩產量,農民收入如何實現穩定增長。
湖南氣候溫和、水資源豐富,適合種植水稻。2019年全省糧食產量595億斤,其中稻谷產量522.4億斤,居全國第2位,為國家糧食安全特別是口糧絕對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而從多年全國糧食生產的數據來分析,南方雙季稻產量與全國糧食產量呈現一定正相關性。
“加大南方稻區水稻生產扶持力度,對穩定全國糧食生產具有重要意義。”袁延文向記者介紹,今年湖南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基礎上,著力增加了早稻和優質稻播種面積,其中早稻播種面積為1830萬畝、優質稻為1300萬畝。
擴大水稻生產,穩定大國糧倉。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袁延文就提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大南方稻區水稻生產扶持力度的建議》,通過恢復早稻集中育秧專項、開展精準補貼試點、加大農業機械化支持力度、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充分發揮**低收購價托底作用等舉措,在南方實現水稻擴面積,稻谷增產量。
袁延文同時指出,南方是水稻的主產區,但受地形條件限制,南方的水稻種植機械化率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南方地區是水稻主產區,推進南方地區農業機械化對于確保國家口糧安全、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袁延文告訴記者,只要措施有力,南方地區農機化水平完全可以實現大幅提升。
為此,袁延文還提出了《關于加快推進南方地區農業機械化的建議》。加快推進以機耕道為主的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解決丘陵山區田塊小、不規則,導致“有機無處用、有機無路走”的問題。加大農機作業補貼力度,優化補貼方式,實行農機作業補貼,解決“有錢花不出”的問題,推進農機補貼由“補購機”向“補服務”轉變。支持農機研發創新,南方地區因地制宜,根據自身需要研發適合當地的農機,解決“無機可用”和“無好機可用”的問題,推進南方丘陵山區農機裝備提檔升級。
來源:紅網
作者:王義正 廖潔 任曄
編輯:姜雯婕
原標題:代表心聲丨袁延文:水稻面積增、農機效率升,把“自己碗”端得更穩,侵刪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