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羅錫文:要推進農機 1.0至 4.0并聯發展
羅錫文:要推進農機 1.0至 4.0并聯發展
經過“黃金十年”,我國農業裝備總量增加、結構優化,農機作業水平大幅提高,農機社會化服務蓬勃發展,進一步帶動了農機工業的振興發展。然而,隨著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農機工業持續高速發展積累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日益顯現,當前我國農機工業發展速度放緩,增長下行。至2014年,我國農機工業平均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態勢宣告終結,開始進入中低速增長、穩步健康發展的新階段。
“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這八個字成為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主要方向。
農業部提出全程和全面機械化的發展戰略,所謂“全程機械化”主要從作物生產環節上考慮,是指農業生產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的全過程機械化。全程機械化是以提高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為目標,以糧棉油糖主產區為重點區域,以耕整地、播種、植保、收獲、烘干、秸稈處理為重點環節,以推廣先進適用農機化技術及裝備、培育壯大農機服務市場主體,探索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改善農機化基礎設施為重點內容,積極開展全程機械化示范區創建,努力構建上下聯動、協調推進農業機械化的新機制,共同打造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升級版。
全面機械化主要包括“作物”的全面化、“產業”的全面化和“區域”的全面化三個方面。今后在關注糧食作物機械化的同時,要進一步關注園藝作物、飼草料作物全面發展,要從糧、經二元結構向糧、經、飼三元結構轉變;產業的全面化,要加強種植業向養殖業、農產品初加工等全面發展;區域的全面化,是促進平原地區和丘陵山區同步協調發展。未來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要大力推進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輪作,發展種養結合循環農業,加大對糧食作物改種飼草料作物的扶持力度,積極發展草食畜牧業。
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建設已取得諸多成就,但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油菜、甘蔗、棉花、花生、大豆、油茶、蔬菜、水果、茶葉等13種主要作物的機械化短板仍待補齊。以**早基本實現機械化的小麥為例,適應玉米茬地的小麥高速精量播種機技術和適應高含水量水稻茬地的小麥高速精量播種機技術均面臨研發難題;作為第四大主糧作物的馬鈴薯,種出芽不規則,切塊播種難,收獲損耗大、破皮嚴重等問題依然未得到有效解決。此外,牧草生產、畜禽養殖、秸稈綜合利用、農田殘膜回收、丘陵山地機械等都遭遇技術瓶頸,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2015年,農業機械裝備列入“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發展領域,農機工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農機從無到有、從有到全、從全到好、從好到強的“1.0至4.0并聯發展”思路,將逐步由機器代替人力和畜力作業,進一步推動農業生產全程和全面機械化,借助信息技術提升農機化水平,用網絡技術指揮農業機械作業,**終實現“耕牛退休,鐵牛下田,農民進城,專家種田”。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