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農機向電力化發展是不可抗拒的趨勢
農機向電力化發展是不可抗拒的趨勢
對于目前的我國來說,現代農業機械動力的來源主要是柴油、汽油,電力能源相比之下較為環保,因此在農業作業機械中推廣應用電力資源十分有必要。用電力做驅動意味著要簡化傳動結構以提高機組的使用可靠性和適應工藝過程自動化的要求。
近日,農業部聯合農業銀行大力推進金融支持農業綠色發展工作。農業綠色發展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也是實施“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具體體現。
《通知》要求,各級農業部門和農業銀行要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尊重農業發展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創新、農業結構調整、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為重點,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支持一批符合農業綠色發展要求的企業項目。
因此,綠色農業在科學合理的使用水和土地等環境資源的同時,對于農業機械的動力使用也將是企業綠色發展的方向。
電能對綠色農業“大有裨益”
現代農業機械動力的來源主要是柴油、汽油,即使是在國三取代國二,國四大力研發適應的行業市場要求下,電力能源相比之下可以算是一種比較綠色的動力來源了。
有人說,以電為能源在機械的使用中,沒有柴油、汽油為能源的機械功率大。就如,在植保無人機市場中,存在電能、燃油兩種動力來源。一直以來,這兩種動力的植保無人機都在“battle”,電力載藥少、續航短;燃油成本高、不環保等等。
但在我國機車的應用中,電動機車毫不遜色于內燃機車。不管是內燃機車還是電力機車,都要靠牽引電機來驅動火車行使。我國的機車技術在世界上還是比較先進的,一臺內燃機運行時可以拖動幾百到幾千噸的火車。但由于內燃機車柴油機的功率限制,而電力機車本身不帶原動機,裝有大功率變壓器和牽引電機,靠接受接觸網送來的電流作為能源,所以電力機車具有功率大、熱效率高、速度快、過載能力強和運行可靠等主要優點,而且不污染環境。因此,電能完全可以作為一種綠色能源應用于農業機械。
電能在農業中“嶄露頭角”
農業綠色發展,除了對農業本身的綠色保護之外,在農業機械的使用上也需要綠色發展。如,在科學施用化肥、飛防灑藥、精準灌溉等這些農業綠色作業實施的過程中,對于農業作業機械的推廣應用也應該符合綠色農業發展的要求,而農業部與中國農業銀行聯合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以金融的方式支持這些綠色企業。
糧食烘干機對于農業來說,可謂是農民擺脫看天曬糧的重要“幫手”。我國每年因霉變造成的糧食產后損失高達2100萬噸,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2%左右,發展糧食烘干迫在眉睫。專家預測,未來10年,烘干機有望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但是,在綠色農業發展的大方向下,農業烘干機在多樣性發展的同時急需一種綠色的動力能源相配。近日,“以電代煤”的空氣源熱泵糧食烘干機首次在常州地區得到運用。
“以張新伢農場的3臺烘干設備為例,一個豐收季共為村民們烘干糧食近500噸,燃燒標煤16噸,煤炭開銷約1.5萬余元,值守加煤人工成本近萬元,共計2萬余元。而采用空氣源熱泵電烘干技術,按農業生產電價0.52元計算,24小時烘干一倉糧食預計用電860度,成本約430元。一季烘干500噸糧食僅需電費8600元左右。”常州一供電所負責人這樣算一筆賬。
采用空氣源熱泵機組代替燃煤、燃油熱風爐,為糧食烘干塔提供熱源,不僅實現污染物零排放,還比燃油和燃煤烘干節能50%以上。這既保障了糧食品質,又促進了農戶節本增收、綠色發展。
結語
現代農業機械電力驅動的發展趨勢是力求簡化傳動結構,使電動機盡量接近工作機構,或在可能條件下將二者結合在一起,以提高機組的使用可靠性和適應工藝過程自動化的要求。
從許多國家在農業中應用電能的歷史看,發展的過程是從解決照明用電和個別繁重作業的電氣化開始,逐步過渡到實現生產工藝過程的綜合電氣機械化和推廣應用自動控制技術,進而發展到應用電能實現工業化的生產方式,組織專業化的農牧業生產,以大幅度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減少勞動消耗,從而獲得更高的綜合經濟效益。在美國、聯邦德國等國家,每個農業勞動力每年的平均用電量可高達3500~4500千瓦小時。
此外,發展適于在農業環境條件下使用的電動機、控制保護電器和成套裝置系列也很受重視。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