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國補”政策進入落實階段 植保無人機產業即將爆發
“國補”政策進入落實階段 植保無人機產業即將爆發
近年來,隨著植保無人機發展不斷加快,應用日趨廣泛,業內對于購機補貼的呼聲持續上漲。如今,“國補”政策已經進入落實階段,未來有望推動植保無人機市場新一輪增長,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植保無人機,即應用于農林植物保護的無人駕駛飛機,可以進行噴灑農藥、種子、粉劑等農田作業。近年來,植保無人機發展不斷提速,不過目前整個行業基本上還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
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統計,2015年全國植保無人機保有量達2324架(31個省份統計),總作業面積達1152.8萬畝次,較之2014年的695架、426萬畝,同比增長分別是234%、170.6%。
不過,按2015年植保無人機總作業面積達1152.8萬畝次計算,我國無人機植保比例不到1%,而美國、日本的農用航空作業占耕地面積比例已經分別達到50%、54%,世界平均水平也達到了遠高于我國的17%。
國家正式推進“國補”落地
為了進一步釋放植保無人機市場潛力,推動植保無人機產業快速發展,此前農業部、財政部、民航局聯合下發《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中國民用航空局綜合司關于開展農機購置補貼引導植保無人飛機規范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2017年選擇浙江(含寧波)、安徽、江西、湖南、廣東、重慶6個省(市),開展以農機購置補貼引導植保無人飛機規范應用試點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試點資金在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中統籌安排,各試點省份總量控制在1000萬元以內。補貼對象為從事植保作業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對個人購置植保無人飛機暫不予補貼。
此外,通知還提出,將對購置試點產品實行定額補貼,對每檔產品補貼額按不超過該檔產品2017年市場銷售均價的30%測算,且單機補貼額不超過3萬元。根據試點方案,地方省市試點的無人機必須只能用于農業生產領域,補貼資金直接給予購機者。
地方省市加快開展補貼工作
隨著“國補”政策正式出臺,相關地方省市也加快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試點工作。近期,江西省與重慶市相繼推動了相關工作的開展。
近日,重慶市農委、市財政局和民航重慶監管局聯合印發通知:2017年10月30日至2018年3月30日,開展農機購置補貼,引導植保無人飛機(即用于農林植物保護作業的無人駕駛飛機)規范應用試點,以引導植保無人機技術開發和規范應用,助推農業綠色發展。
此次補貼對象是重慶市范圍內從事植保作業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主要包括農民(農機)專業合作社、植保作業組織、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組織等。財政部門將對植保無人機實行定額補貼,納入試點產品的單旋翼植保無人飛機每臺補貼29000元,多旋翼植保無人飛機(含電池)每臺補貼16000元。
江西省也發布了《江西省植保無人飛機購置補貼試點實施方案》(簡稱《方案》),在產糧大縣和“優勢柑橘產區”開展植保無人飛機購置補貼試點工作。
《方案》明確,試點的植保無人飛機為電動多旋翼,10L≤額定載藥量≤15L,至少含4組電池。以農機購置補貼“控定額”為原則,每臺補貼1.7萬元。試點區域為產糧大縣和“優勢柑橘產區”,分別是南昌縣、新建區、進賢縣、樂平市和修水縣等共64個縣(市、區)。試點資金總規模1000萬元。
隨著“國補”政策在地方層面進一步落實,將有望切實推進植保無人機市場的穩步發展,在企業持續降低成本、售價的情況下,為消費群體釋放更大紅利。雖然當前全國仍有多省市尚未將植保無人機納入補貼范圍,但在國家政策層面的積極推進下,植保無人機產業的爆發已經為時不遠了。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