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莫銘德:用農機服務化解種地難
莫銘德:用農機服務化解種地難
八月天氣,驕陽似火。廣西來賓市武宣縣大浪村種糧大戶梁家濤的稻田里兩臺大同乘坐式6行插秧機正在緊張作業。一見記者前來,機手梁建迎踩住制動停下說:“這片稻田80畝,現已播下60多畝,再有一天時間就全部插完了”。
資料圖
站在旁邊的武宣縣遠景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莫銘德說:“這片稻田由于受早稻干旱的因素,插秧有些靠后,做完這家稻田的插秧,為晚稻提供農機服務的工作就全部做完了。”
武宣縣農機推廣站站長黃劍峙介紹,短短6年的時間,莫銘德成立的農機專業合作社,社員由起初的24戶發展到74戶,擁有大中型拖拉機47臺、插秧機和聯合收割機各10臺、甘蔗種植機12臺,以及甘蔗中耕培土機、裝載機等其它農機具200多臺套。2013年度,莫銘德成為“全國20佳農機合作社理事長”,2014年度合作社進入“全國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行列。
助留守老人種好種足稻田
隨著全國民工潮的興起,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的越來越多,家中的土地只能留給老弱病殘看守,有能力的戶就湊合種,沒有能力的戶只好撂荒,土地撂荒浪費現象時有發生。
種了30多年土地的莫銘德,每當看到土地荒蕪荒草叢生,就感到十分心痛。他經常琢磨:要是把周圍農村這些勞動力弱的戶全部包攬下來,提供全程機械化服務,既解決農戶老人種地難,又不使土地撂荒,還可拓寬農機服務面,這不正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嗎?
2013年初,莫銘德根據自己的設計,先后完善配置了水稻全程機械化服務的農機具,實施工廠化集中育秧,與農戶簽訂合同,為農戶實行代機耕、代插秧、代收割、代烘干等全程機械化服務。
過去,武宣縣黃茆鎮尚文村由于外出打工的青年較多,全村800多戶,就有四分之一的戶存在種地難,且多數戶家有五六畝稻田,只種兩畝夠吃飯,其他撂荒著。莫銘德粗略計算,僅尚文村就有200余家老弱病殘戶,每年大約有二三百畝稻田沒有人耕種。現年60多的莫伯助,家中兩個兒子常年在廣東打工,他守著需要耕種的5畝稻田很無奈,每年只能種兩畝做口糧。從2013年起,莫伯助借助農機合作社全程機械化服務后,家里的5畝稻田全部種上,2014年兩造稻谷畝產收入1600斤。家中有了余糧后,莫伯助心里高興地逢人便說:“農業機械幫大忙,家里稻田全種下,留足千斤夠吃飯,剩余賣掉做零花。”
讓甘蔗種植戶不再聘人難
武宣縣是廣西較大的甘蔗種植縣之一,全縣種植甘蔗40多萬畝。過去,農民種甘蔗耕地、開溝、下種、培土、施肥等全部使用人工,一個人一天**多只能種3分地,勞動強度極大。久而久之,許多農戶產生了不愿意種的念頭,影響了甘蔗產業的正常發展。
2008年遠景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立后,莫銘德就一直琢磨著要配齊甘蔗耕作生產的農機具,減輕種甘蔗的勞動強度。
近幾年,莫銘德購置了適用于甘蔗生產的全套農業機械,使合作社很快具備了耕地、開溝、下種、培土、施肥等甘蔗種植生產的機械化服務功能。
黃茆鎮尚文村農民梁平生家里有8口人的土地,種植甘蔗40多畝。2007年前,每年種甘蔗時因為雇人沒有少讓梁平生犯愁;有時雇不到人工,梁平生就只能將20畝比較平坦的甘蔗地種下,剩余閑置。2010年至今,梁平生的40多畝甘蔗地被莫銘德全程機械化服務后,不僅徹底解決了雇人難的問題,而且也使甘蔗的產量提高收入增加。梁平生說:“就按現在甘蔗市場價格的水平計算,雇人種根本劃不來,用機械費用低干活快,這40多畝甘蔗還有部分利潤可得哦。”
隨時隨地為社員排除機械故障
農機跨區作業,機器出現故障是常有的事。每次跨區作業,莫銘德除為社員們安排好送油車和維修組外,自己還專門為一些機械新手保駕護航,不管何時何地,不管誰的機械發生故障,莫銘德都是立即趕去幫助排除。2011年跨區收割晚稻期間,社員莫獻祺駕駛的收割機下午作業時,突然柴油機缸床出現破損。莫銘德得知后,馬上趕去幫助拆機,并連夜到柳州買回新件換上,從拆機到裝機僅影響了兩個小時的作業,深受客戶的贊揚。
去年,新機手莫新榮駕駛著大型拖拉機為農戶種甘蔗耕地時,因油路堵塞停機。不懂技術的莫新榮當時急的不知所措,找來莫銘德一看,當場拆下濾清器一清洗,不到半個小時就修好了,讓莫新榮對莫銘德佩服的直豎大拇指。
莫銘德率領合作社大力開展跨區作業,輻射作業面積逐年擴大,作業服務戶擴展到5200戶,其中僅甘蔗跨區機耕機種面積就達2.36萬畝,總收入424.8萬元。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