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國Ⅲ來襲,靠天靠地一定要靠自己!
國Ⅲ來襲,靠天靠地一定要靠自己!
隨著非道路國Ⅲ(以下簡稱非國Ⅲ)標準進入倒計時,引發行業各方聲音屢見報端,雖仁者見仁,但不乏負面影響的蔓延。8月28日,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在京召開行業主流媒體座談會,就農業機械執行《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國Ⅲ排放標準》的有關問題,和與會記者進行了溝通交流。
根據國家環保部2014年5月16日發布的《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公告》:自2015年10月1日起,停止制造和銷售第二階段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所有制造和銷售的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其排氣污染物排放必須符合以上標準第三階段要求;自2016年4月1日起,停止制造、進口和銷售裝用第二階段柴油機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所有制造、進口和銷售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應裝用符合本標準第三階段要求的柴油機。
文字過于專業且有點長。簡單來說,《公告》給農機企業規定了以下兩個時限:一是自2015年10月1日起停止制造、銷售國Ⅱ柴油機;二是自2016年4月1日起,停止制造、銷售裝有國Ⅱ柴油機的整機。就是說從公告發布開始算,只給了10個月零15天的切換期。辣么,這對所有農機企業來說,都面臨諸多難于駕馭的困難,問題具有非常強烈的普遍性。
據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寧學貴副秘書長介紹,協會對大型骨干企業統計調查,目前在庫存和已經鋪貨在各個渠道的國Ⅱ產品大約在40萬臺左右,比全行業全年大中拖的總產量還要多。如果數量如此龐大的國Ⅱ產品在2016年4月1日大限前銷售不出去,生產企業和經銷商將為此埋單,這是必須的。你說,老板們能不愁嗎?
那么,農機產業鏈條的實際情況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做個深入分析:一是農機產品依靠補貼拉動市場的格局已經形成慣性,即:沒有補貼資金到位就沒有市場銷售,而今年市場情況也超乎想象,絕大多數省份的補貼資金上半年就已經用完,因此,下半年生產企業的銷售壓力很大已經是事實了,再加上切換問題,這不是屋漏偏逢連陰雨嗎;二是我們到經銷商那里看看,不僅因為補貼資金用完,而國Ⅱ切國Ⅲ的臨界點正好適逢明年春節淡季,誰都不敢貿然實際上已經停止了鋪貨;三是我們再回到生產企業,因為生產是連續的,停產就意味著你“歇”了,產品只能進倉庫。看來,農機行業的產銷鏈條似乎就此遇到了梗阻,并且從目前看沒有高手能醫。
于是乎,行業各方人士都想到了補貼政策的變通?你不是說今年的用完了嗎,那能否算在明年的賬上?如果在明年4月1日大限前把國Ⅱ產品銷售出去,而又能拿到明年的補貼,?這也算是對癥下藥,給正受梗阻癥折磨的農機銷售鏈條提出一種修復方案,不失為生產企業消化庫存一條出路。然而,這條路似乎已經被堵死了。2015年8月10日,《關于涉及農用柴油機排放標準升級的部級推廣鑒定信息變更的通知》(農機鑒〔2015〕95號)文件的出臺,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
95號文件的核心是不留口子,與國家環保部法規基本上保持嚴絲合縫。大意如下:2015年10月1日起,通過部級推廣鑒定并在有效期內的柴油機產品,如未通過中國第三階段排放型式核準,則不允許使用推廣鑒定證書。2016年4月1日起,通過部級推廣鑒定并在有效期內的農業機械產品,配套未通過中國第三階段排放型式核準的柴油機,不允許使用推廣鑒定證書。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陳志會長認為,國Ⅱ切國Ⅲ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從汽車行業執行排放標準的情況來看,強制性標準一定會越來越嚴,過渡期越來越短,企業對此不要有太多幻想,應克服困難,積極應對,減少損失。但是,對于協會來說,積極向主管部門反映企業的困難和行業的實際情況是協會應盡的職責,并且已經做了大量工作。關于農機補貼政策問題,文件層面上已經沒有空間,但在具體操作上是否能更加親民一些,能否酌情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有關部門正在協商溝通。我們也向國家環保部做了情況反映,農機產品季節性強,匹配性試驗要經過季節的考驗,技術轉換更需要一個緩沖期,希望環保部能夠考慮農機行業的實際情況。
陳志認為,國II切國Ⅲ將進一步推進中國農機制造業與國際接軌的步伐,我們更應該看到其積極的一面。曾經,歐美是我國農業機械的傳統市場,近年來市場份額不斷下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的產品滿足不了歐美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因此,農機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企業必須放棄幻想,積極行動。對于柴油機企業來說,技術能力已經具備沒問題,時間有點緊要想辦法克服;對于行業龍頭企業來說,應更加積極地履行社會責任,促進農機工業轉型升級。這看似是被動的,實際是積極的,是行業正能量的使然。以往我們考察一個產品的好壞,主要看其安全性;從產業升級的要求看,產品的排放、燃油性、舒適性等指標,將成為更重要的考量因素。因此,國II切國Ⅲ,其積極意義遠遠大于我們那點實際感受。
從世界范圍看,節能環保無疑是農業機械研發的大方向。2007年,歐美75~130kW拖拉機就開始實施歐ⅢA排放標準;2011年,所有130kW以上的大功率拖拉機實施歐IIIB排放標準。我國于2007年推出了首個非道路排放國家標準,即:國家環保部于2007年10月1日發布的《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I、II階段)》(GB20891-2007)。以2016年實施國Ⅲ標準(歐ⅢA)的時點計算,我們比歐美晚了將近10年時間。
未來排放標準將會越來越嚴格,緩沖期越來越短,或者就不給你過渡期,這就是趨勢,也是現實,我們必須對此有充分足夠的認識。根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8年第9號公告,2008年9月30日起執行非國I標準,2009年10月1日起,執行非國II標準。從非國I到非國II只給了一年的過渡期。根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14年第36號公告,《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GB20891—2014)自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意味著從2007年非道路實施排放標準的5年以后,就進入國Ⅲ階段(相當于歐ⅢA標準),預計從國Ⅲ到國Ⅳ將更為迫切。
國Ⅱ切國Ⅲ,是我國執行更加嚴格排放標準道路上的關鍵一環,陣痛是一定的,但這也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再從技術角度進一步分析,非國Ⅲ基本等同于車國Ⅲ,從實現的技術路線看,基本采用了相同的技術路線,例如:高壓共軌、增壓中冷、單體泵、電控EGR等。排放標準的升級,勢必增加拖拉機等自走式農業機械企業的制造成本,以及用戶的采購、運營和維護保養成本。有企業做了測算,僅發動機成本會增加30?40%;而要邁過切換期這道門檻,也基本相當于在企業身上放血割肉。企業躲不過這樣的劇痛,這顯然是不利的一面。但是,從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來看,非國Ⅱ升級到非國Ⅲ,由于Ⅲ階段大都采用電控發動機作為平臺,要求主機廠對變速箱、橋、傳動系等部件進行技術升級,增加相應電子控制的硬件和軟件來配套,以達到動力性能的更佳匹配。同時,電控技術的應用,整車將在操控作業、通訊技術、人機界面工程等方面變得越來越人性化。
歐了,正所謂“痛定思痛,痛何如哉!”隨著排放標準的不斷升級,必將促進企業推進技術進步,加快農機產品更新換代的進程。辣么,誰將成為終極的受益者?其實答案大家都明白。難道我們不應該看到這其中更為積極的一面嗎?(沃爾肯樂\文,肯樂期待您的指正。QQ:727691755,微信:mgfx98,歡迎加入“農機界”:nongjijie509)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