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高元恩:“新常態”下農機工業的機遇與挑戰
高元恩:“新常態”下農機工業的機遇與挑戰
12月9日,巨明集團2014商務年會在云南西雙版納召開。會議現場,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名譽會長高元恩應邀全面分析了我國農機工業運行情況,并就“新常態”下農機工業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分析。
2014年,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我國深化改革任務艱巨,國民經濟運行面臨著新的挑戰,處于結構變化期,經濟下行壓力大?;诖?,習近平總書記做出了我國經濟運行進入了“新常態”的判斷。
這個判斷引起了全國各界人士的深入探討。什么叫“新常態”?含義是什么?包含了什么?對此,高元恩認為,“新常態”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新常態。中國的經濟發展到了換擋期。過去幾十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增長速度超過兩位數,現在已經進入了中高速度發展期。換擋期為中國下一步的改革、調整,提供了空間。第二,新機遇。經過多年發展,到了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時間。過去,主要依靠資源消耗、勞動紅利來發展經濟。現在,要向高端產業、可持續發展經濟模式轉型。第三,新發展。過去我們的發展靠投資驅動,現在新發展的含義就是創新驅動。
增速放緩,結構調整
對于當前中國農機工業,高元恩表示,中國農機工業,與全國經濟形勢一樣,處于“新常態”階段。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總結:
第一,增速放緩。2012年以前的十年是中國農機工業的“黃金十年”,農機工業銷售收入平均增速達20%左右。從2013年開始下滑,增速為17%。今年繼續下滑,增長速度只有9%。工業增加值的增長情況同樣呈現出下滑趨勢。目前,農機工業的工業增長值為8.6%,而整個經濟行業的增長值為10.8%,去年的增長速度為13%。與這二者相比,農機工業的工業增長值明顯較低。高元恩還強調,去年農機工業的增長值是高于整個經濟行業的,今年開始已經低于整個經濟行業的增速。
第二,行業的利潤率大幅下滑。前幾年,農機行業的利潤率增長非常快。有些年份甚至增長了30%左右,增長較低的年份也達到了20%左右,去年也有10%左右的增長。而今年利潤總額的增長值已經是負值,達到-3%左右。所以說,銷售收入的利潤率明顯下滑。
在本世紀初,農機行業的銷售利潤率在2%左右。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到2012年已經到了6.9%,接近了全國機械行業利潤率7%的平均值。而當前,行業的利潤率只有5.5%,下滑了1.4個百分點。
第三,主要產品產量大幅下滑。大中拖產量下降16.88%,銷量下降15.81%。收獲機械略好一點,產量下降將近4%,銷售量略有增長。然而銷量增長與前年的產品積壓有很大關系。小麥機、水稻機銷量大幅下滑,收獲機械銷量的增長主要依靠玉米機拉動。資料顯示,小麥機今年下降了百分之十幾,水稻機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幾,而玉米機銷量增長了近50%,其它的產品包括農機具、畜牧產品還包括農副產品今年都處在下滑狀態。
但是總體來看,農機行業發展穩中有進,保持了10%的增長率。市場上還是有亮點,比如玉米機產銷量增長近50%,這是很了不起的成績。雖然大中馬力拖拉機市場總體下降,但是大馬力拖拉機市場取得了一定增長,特別是120-130馬力拖拉機市場增長了50%以上,100馬力以上拖拉機今年還是保持與去年接近的增長率。這反映了產品結構調整的問題。
從行業結構來看,在結構調整上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比如說,在今年國際農機展上可以看到,農機產品的質量水平有很大的提升。大馬力拖拉機、大型的聯合收割機、青飼料機也都紛紛亮相市場。產品結構更加完善、合理。
另外,企業的技術改造逐漸加強。雖然行業投資總量較往年25%的增長率下降了十幾個百分點。但是總體來看,由于前些年投資的積累,今年在技術改造、設備方面,特別是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
高元恩總結稱,從以上幾個方面來看,目前農機行業的發展態勢符合“新常態”的判斷。也就是說雖然增長速度有所下降,但是結構調整了,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有了新的發展。
機遇與挑戰并存,發展空間巨大
第二方面,“新機遇”??偟膩碚f,由于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帶來了新需求,這就是“新機遇”。高元恩分析道,“新機遇”主要來自于四個調整:
第一,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首先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新的經濟體制的建設、規?;a的加快、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這一系列經濟結構的改變帶了機遇。市場需要高效、智能、節能、環保高端的農機產品。
第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糧食安全肯定是首要問題。今年,我國的糧食的產量已經超過了6億噸。雖然糧食豐產,但是糧食的進口量逐年增加,去年糧食進口量達7600萬噸,今年可能要達到8000萬噸,壓力非常大。但是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前提下,農林牧副業也要全面發展。除了糧食,肉蛋奶等肉食業也是保障糧食安全重要組成部分,市場還需要林果業、畜牧業、漁業、畜牧產品加工機械等裝備。
第三,勞動力結構的調整。隨著“四化”的發展,農村勞動力還將不斷涌向城市,農村勞動力結構的老齡化日益明顯。農機全面替代人力,已經不再是遙遠的未來,而是將成為一個現實。因此,市場需要適合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的農機裝備。從目前來看,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水平與國外有很大差距,農業全程機械化任重道遠。
第四,農機市場的調整。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我國農機市場的有些產品已經飽和,比如小麥機、中小馬力拖拉機。這種變化就意味著將來的市場發展由新增市場變成了更新市場。更新市場的需求產生了變化,需要升級的、新一代的農機產品。
高元恩總結表示,通過以上四個方面的調整,產生了新市場、新要求,需要更多高端的、先進的、智能的、高效的、節能環保的裝備。從這個層面上看,未來我國農機行業還將迎來一個“黃金時期”。有龐大的市場做基礎,如果新的市場需求能夠得到滿足,我國的農機行業肯定還會在過去10年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雖然前景看好,高元恩還是在報告中提出了一個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市場是不是我們的?對此,高元恩表示,當前,國外幾大農機巨頭都到中國建廠,而且投資額都是非常巨大,瞄準了這個“黃金市場”,意在占據中國的高端農機市場。事實上,200馬力以上拖拉機,200-300馬力以上的玉米直收聯合收割機,200馬力以上的青飼料收割機已經全部被國外品牌占領。高元恩還透露,2014年僅300馬力以上的、每臺售價在200-300萬以上的國外青飼機,銷量就達到幾百臺。所以說,機遇與挑戰并存。對于挑戰,高元恩主要總結了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產品創新能力不夠。很多核心的技術、核心關鍵件的技術沒有掌握。比如說,液壓驅動,雖然國內農機生產廠家已經著手研發,做了很多發動機、液壓件,但是與國外的產品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再比如說,歐洲和日本發動機的排放都已經達到了IV階段,而國內的發動機如果達到IV階段價格將翻一番。高元恩指出,怎么樣在國內把先進技術消化下來,這也是一個大的問題。
第二,注重裝備的更新,而對制造工藝的研究欠缺。高元恩解釋道,有些歐洲的生產廠家裝備水平與國內相近,產品質量卻更勝一籌。比如說,做動力換擋的變速箱,對齒輪的精度**低要求是七級,國內的拖拉機的傳動箱**高是九級,與國外的設備水平差距很小,但是由于加工工藝的差異,給生產動力換擋產品帶來了困難。因此高元恩認為,削弱了制造工藝是影響產品質量的重大問題。
產品工藝水平不過關,造成了我國農機產品的用戶體驗較差。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質量,二是服務。高元恩結合實例稱,在南亞、東南亞市場,水稻聯合收割機,久保田的縱軸流水稻聯合收割機在當地售價為3萬-4萬美金。而國內**好的產品僅售2萬多美金,差一點的只有1萬多美金。第二,服務不及時。與國內市場購機方式不同,在東南亞、南亞買農機只需支付10%-15%的貨款,其他部分是通過經銷商或銀行貸款,一般是2年還清。如果機器使用出現問題,很可能半年或者一年就退機。
第三,管理問題。早在80年代,國外就推行精細管理。生產過程的信息化程度非常高。位于意大利的紐荷蘭拖拉機廠,每一個工位都有監視器,應該做什么,做了什么以及作業要求都能一目了然。所以,整個生產的過程都有記錄,有據可查。正是因為把生產過程的信息化管理好才能保證產品質量。因此,當前強調工業化、信息化的“兩化”融合,從產品的工藝上、信息化上實現突破。
第四,行業結構。經歷了“黃金十年”,國內農機行業形成了“小、散、亂”的局面,行業發展混亂。以拖拉機生產廠家為例,我國有200多家。這樣的行業結構,必然導致技術引進困難,甚至引發惡性競爭。今年市場形勢低迷,企業紛紛打起了價格戰,也是導致利潤率低的重要原因。高元恩表示,在新的市場格局下,**大的挑戰還是來自國外。
創新驅動發展,調整行業結構
**后,高元恩就“新發展”發表了看法。在“新常態”領域,“新發展”的含義就是用科技創新驅動,驅動取得新的發展。過去,農機行業是典型的靠拖車拉動,現在逐漸向靠創新驅動轉化。優化產業鏈,調整產業結構,來實現行業要求。高元恩認為“創新”應該涵蓋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產品創新。產品創新離不開技術創新,所以說應該是技術和產品創新。現在很多技術有待于提高,也就是說現在行業內**先進的技術。比如說,CVT無級變速,說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包括了基件、信息、智能幾個技術的集成。像拖拉機的CVT技術不像現在收割機用的皮帶的、機械式的,它是把泵和馬達合成一體,**后形成一個傳動箱,由電泵控制的集成箱體。從全球市場來看,這一技術已經占了160馬力以上拖拉機市場的20%左右。今年在博洛尼亞的展覽會上,世界幾大農機公司全都推出了CVT的拖拉機。但是我國目前還缺乏這種技術,才剛剛開始著手研發。當前,國產農機裝備的自動化、多功能化及智能化都比較欠缺。在未來的農機市場,動力換擋拖拉機,CVT拖拉機,大型通用的收割機,大型的、高效的、自走式植保式機械,還有青貯機械發展空間較大。
第二,工藝創新。注重制造工藝的研究,通過創新傳統工藝提高產品質量,保證產品的可靠性。
第三,管理創新。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建立生產過程的信息化,使整個生產過程可查、可控。
第四,檢測手段創新。要保證產品質量,先進、完善檢測手段必不可少。現在,國內農機行業的在線檢測、整機檢測、性能檢測等一系列的檢測平臺還比較薄弱,亟待提升。
高元恩補充道,“創新”應該從以上幾個方面著手,而不是單一的產品創新。
“新發展”的另一個方面就是調整產業結構。高元恩認為在產業結構調整中,政府只能起到引導的作用,主要還是靠市場。今年,奇瑞重工進入中聯重科就是農機行業的重大調整之一,未來行業結構調整的力度將繼續加大。高元恩表示,只有強強聯合,或者是同產業鏈的重組才能使農機行業形成一批骨干企業;形成一批生產“專精特”產品的中小企業;形成具有實力有開發能力的、能夠追趕先進水平的配套企業。也只有如此,這樣農機行業才會有所發展。
所以總的來看,整個農機行業面臨著新的發展和新的機遇,前景比較看好。高元恩倡議,對于農機行業的發展要有信心。國內農機市場潛力巨大,市場需求旺盛,這就是決定了企業有發展前景,決定了行業有發展空間。所以,大家要共同努力,抓住機遇,用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的發展。
對于明年的發展趨勢,高元恩做出了如下判斷:明年行業的發展不會有太大變化,仍將處在“新常態”階段,增速不會有明顯的提升,但是總體來看是穩中有進的態勢。高元恩表示,做出以上判斷首先基于補貼政策及潛在市場需求兩個有利條件。
從補貼政策來看,明年的農機補貼政策可能會逐漸向市場化運作發展。今年在福建、安徽、江蘇、青島的“普惠制”政策都采用了“先購機,后補貼”的方式,基本是敞開補貼。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明年的補貼政策將按照中央提出的“讓市場來決定資源配置”的原則來操作,農機企業將獲得更多的機會,農機市場會逐漸由一個補貼市場走入正常的市場經濟。
從潛在市場需求來看,今年掩蓋了很多的市場需求。高元恩透露,比如今年的玉米機,實際上還有很多的需求量,但是由于很多省份的補貼資金已經用完了,因此需求并沒有轉化為銷量。另外,高元恩分析道,明年大馬力拖拉機、青飼機、玉米收割機等近幾年新發展起來的機器市場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
根據我國農機工業的運行現狀及高元恩對未來市場趨勢的分析可以得出,我國農機行業處在“新常態”的發展階段,機遇與挑戰并存。隨著市場需求及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國內農機企業要抓住機遇,樹立信心,以創新驅動發展,實現農機強國夢!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