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能否擔起糧食增產穩產重任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能否擔起糧食增產穩產重任
近年來,伴隨著土地流轉速度的加快,各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但目前它們能否擔起實現糧食增產穩產的重任還有待觀察。
合作社及大戶種糧的并不多
“我包了800多畝地種糧食,今年小麥收了70萬斤,畝產900多斤,和周圍老百姓比起來還差點。”濱州市的郭念通說,像他這樣的種糧大戶在周邊村也就兩三戶,村里大部分農民都種著糧食,“只靠大戶保證糧食穩產現在還不現實,種糧大戶數量還是太少了”。
據農業部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耕地流轉的面積達到3.4億畝,流轉比例為26%。而山東省農業廳的統計數據顯示,省內中東部地區土地流轉比例較高,西部地區流轉比例較低,規?;N植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較少,種糧戶多聚集于此,難以扛起大旗。
土地流轉后“非糧化”較普遍
種糧大戶本來就少,而土地流轉后,有些大戶或者合作社將種糧改為種植蔬菜或者栽植林果。“首先種糧費勁不賺錢,受天氣影響大;種經濟作物或者發展觀光農業的收益更高。”郭念通說,剔除成本后今年地里糧食的收益只能算一般,可他明年還打算維持現在的糧食種植規模,“我起碼還種著糧食,很多大戶一開始就不種糧食或者種了一年接著就全換成了經濟作物”。
流轉土地不為種糧的還真不少。濟南市的孫強(化名)流轉了1500多畝地建起了生態農業觀光園,主要種了些大棚蔬菜、花卉苗木,并準備建一些旅游設施。“我不種糧食,主要搞采摘、觀光旅游和餐飲。種糧食連1100元/畝的承包費都很難賺回來。”孫強說。
“很多土地流轉是工商資本介入的結果,他們往往先圈了地等機會,很多人在打政策的‘擦邊球’。”山東農業大學教授楊學成說,搞觀光農業雖然能增加經濟效益,但搞多了會威脅糧食安全。土地流轉的“非糧化”和“非農化”一定程度上減弱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糧食穩產增產的貢獻。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身發展難題多
除了主觀意愿,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種糧還存在資金難題。“主要是缺錢,資金投進去回收太慢,涉農貸款又很難貸出來。”臨沂市的高永領辦的合作社流轉了2000多畝地,種植小麥和水稻,今年準備購進一臺烘干機,但100多萬元的費用讓他犯了難,“以合作社的名義貸不出錢來,**后只能用我個人的農機公司貸出50萬元先用著”。
糧食晾曬和儲存也是讓種糧合作社和大戶們頭疼的問題。“糧食太多根本沒地方曬,曬馬路上不安全還有污染;晾曬場占用基本農田很難通過審批;烘干機動輒幾十萬上百萬元,一般合作社承擔不起。”濟南市歷城區的陳立厚說,今年他的680多畝小麥等干透了才割的,在地頭上就賣了,因為他既沒地方晾曬也無處儲存。
另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內部管理、雇工以及穩定承租關系等方面也經常遇到麻煩。例如,合作社在管理上常遇到“合而不作”的現象,很多社員常常打自己的小算盤;還有的村民由于各種原因突然要收回租出去的土地,這也往往讓種糧大戶們措手不及。多方面的問題束縛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也間接制約著土地產出率的提升。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