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探尋糧食烘干機械化發展新策略
探尋糧食烘干機械化發展新策略
探尋糧食烘干機械化發展新策略
——訪安徽省農機局局長劉紹太
作為糧食大省的安徽,在發展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同時,以糧食烘干機械化為切入點,向糧食深加工領域邁出了一大步。糧食烘干機械化的科學發展不僅能有效保證糧食安全、優質,而且還能提高農民收入。因此,如何科學、有效地做好糧食烘干機械化工作成了農機部門面臨的重要問題。
安徽省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關注糧食烘干機械化,2000年以后糧食烘干機械化得到了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安徽全省糧食烘干機保有量達4018臺,理論烘干能力達280萬噸,成效十分顯著。在這樣的成績背后,有農機部門工作人員的汗水和努力,更有寶貴的經驗和做法。為此,本報特邀安徽省農機局局長劉紹太,請他談談安徽省糧食烘干機械化的發展經驗。
安徽省糧食烘干機械化發展的現狀和成效。
安徽省近年來糧食烘干機械化發展速度位居全國前列,2008年全省谷物烘干機的保有量為1053臺,到2012年底增長到3204臺,理論烘干能力達到210萬噸。安徽沿江、沿淮水稻產區,尤其是雙季稻、糯稻產區,糧食烘干機械化發展速度較快。2012年,懷遠、無為、廬江等縣年增加烘干機械數量均超過百臺。在今年“三夏”期間,安徽全省多次降雨,小麥晾曬條件差,在這種情況下,糧食烘干機發揮了重大作用。
目前在安徽市場上,糧食烘干機的購買群體主要是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農場、糧食收購大戶、加工大戶、種子生產大戶等,也有農民合伙購買后入股企業或合作社。不同用戶對烘干機噸位的需求不同,但總體來說,目前市場上仍以10—15噸的小噸位烘干機為主。低溫循環烘干機以其保證谷物品質不被破壞、減少爆腰率和破壞率、利于糧食長時間儲存的優點而受到用戶歡迎。
隨著糧食烘干機械化發展加快,安徽糧食烘干機制造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起來。2013年,安徽省內共有13家糧食烘干機制造企業的44個產品進入農機購置補貼目錄,其中奇瑞谷王、金竹、三伍等烘干機品牌已經具有全國知名度。特別是奇瑞重工集團聯手省內著名烘干機品牌“金錫”,在蕪湖創建了奇瑞重工谷物烘干機制造基地,旨在打造中國**大的谷物烘干機制造基地,為安徽糧食烘干機械化發展打下了一劑強心針。
糧食烘干機的發展,在抵御陰雨災害天氣、緩解曬場緊缺矛盾和提高糧食品質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算過一筆賬,以水稻產區樅陽縣為例,一臺烘干機一天可將20噸水稻水分從30個點降低到16個點左右,需要費用500余元。而人工翻曬到同樣水平,需要400平方米的水泥曬場和8個勞動力進行3天以上的翻曬,雇工費用需1200元以上。由此可見,糧食烘干機械化發展有著廣闊的前景。
安徽省糧食烘干機械化自2000年以后有了較為顯著的發展。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安徽省政府就開始關注糧食烘干機械化,并開展推廣試驗,但因烘干機械大都是大型機組,產品單一、投入較大,且與家庭經營模式不相適應,發展緩慢。2000年以來,隨著性能良好的小型烘干機械出現和農業生產經營規模擴大,以及機械化收獲水平提高、收獲期相對集中,糧食烘干機械逐漸受到農民青睞。安徽省農機部門趁勢將糧食烘干機械化作為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重要一環,把糧食烘干機械化作為重點農機化技術予以大力推廣,通過召開現場演示會、舉辦技術培訓班,以及對糧食烘干機械實行購置補貼等,加大了政策引導和行政推動力度,推廣示范全面展開,烘干機械逐年增加,尤其是沿江、沿淮的水稻種植區,糧食烘干機械化發展速度非常快。
安徽采取多措施推動糧食烘干機械化發展。
安徽省很早就開始重視糧食烘干機械化發展,在1992年,省政府就曾經一次性拿出280萬元專項資金,在水稻產區建立糧食烘干廠,希望以此示范帶動烘干機械化發展。
但總的來說,全省糧食烘干機械化的大發展還是從2005年開始起步的,那一年,安徽將糧食烘干機械作為非通用目錄產品納入購機補貼范圍。2010年之前,安徽按照國家規定的**高補貼率(30%)對烘干機進行補貼;2010年起實行定額補貼;2012年用于烘干機的補貼資金3326萬元,補貼烘干機1055臺,其中單臺**高補貼40000元,**低補貼4500元;2013年又將補貼上限提高到45000元。目前來看,糧食烘干機市場需求量很大,尤其是部分水稻產區,購機補貼資金還不能完全滿足需求。
為了推進糧食烘干機械化發展,農機部門還采取了多項措施。第一,加快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把糧食烘干機械化作為社會化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規模和效益,使糧食烘干服務組織和種糧農民雙受益;第二,加強糧食烘干機械質量監管,規范市場有序競爭;第三,加大推廣宣傳力度,由水稻產區向小麥、玉米產區拓展,擴大應用覆蓋面;第四,加強調研,向生產企業建議研發更多適合安徽糧食生產需要的烘干機械。
基層農機部門在實際工作中挖掘出好的經驗和做法。
懷遠縣在發展糧食烘干方面目前走在全國的前列,這有其特殊原因,一來懷遠是全國**大的縣級優質糯稻生產基地,水稻收獲季節氣溫低,光照時間短,全縣缺乏晾曬場地和人工,催生了糧食烘干的大發展;二來懷遠又是稻谷加工和糯米及其初加工產品的集散地,稻谷加工廠和糯米初加工企業為了儲備足夠的生產原料,直接到田間地頭收購新鮮稻谷,他們既需要也有能力開展糧食烘干作業。在此基礎上,該縣農機部門也采取措施大力推動糧食烘干機械化發展。一方面,從2007年以來一直把烘干機納入縣級重點補貼范圍,逐年加大補貼力度,在補貼資金分配使用上實行傾斜和側重,盡量滿足烘干機的補貼需要。補貼臺數從2007年補貼6臺到2012年補貼142臺,六年翻了近24倍。補貼資金額度占當年農機補貼資金總額的比重也由2007年的8.5%,提高到2012年的18.3%。另一方面,農機部門主動與烘干機生產企業聯系,聯合召開烘干機產品推介、生產觀摩、用戶座談和推廣培訓等會議,交流烘干作業經驗、破解技術難題、開展技術培訓,共同促進糧食烘干機的推廣應用。
廬江縣是農業大縣,主要農作物耕種收基本實現機械化。近年來,隨著農村青壯勞力大量外出務工,農忙季節農村勞動力短缺,再加上曬場不足,一旦遇到陰雨天,就無法保障糧食安全。因此,該縣農機部門加大推廣力度。與全省及懷遠縣典型做法相同,該縣農機部門也充分利用了農機購置補貼政策,2011年開始該縣放開對糧食烘干機的補貼,單機補貼額度加大,調動了眾多糧食加工、收儲企業和少數規模種植農戶購置糧食烘干機的積極性。同時,該縣還采取了建立示范點的做法,每年選取1—3個糧食加工或收儲企業、種糧大戶、家庭農場作為示范點,組織開展糧食烘干機械化技術培訓、現場參觀演示。此外,積極引導農村市場經紀人為糧食加工、收儲企業收購糧食和其他農副產品,滿足企業所需,擴大產地烘干規模。
未來糧食烘干機械化的發展趨勢。
自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以來,安徽糧食烘干機購買量逐年提高,但是大范圍推廣應用還存在較多困難。一是機具價格較高。進入我省2012年補貼范圍的84個型號的糧食烘干機,因功率、容量、品牌不同,價格在6萬—42萬元之間。農民購買一臺烘干機,除去國家補貼,個人也需要投入數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對農民而言負擔較重。二是機具占地要求高。糧食烘干設備屬于長效大型設備,對庫房建設、電力配置均有較高要求,而農機具倉儲庫房建設和經營場地審批難的問題,也成為制約烘干機發展的一大因素。三是機具操作技術要求高。不同的糧食品種對烘干要求不同,我省主產小麥、水稻,烘干需求以水稻為主,這需要專門的技術人員按技術規程操作。同時,烘干機的維修保養要求也比較高,一般種田散戶發展烘干機基本不可能。此外,烘干機購買者很多是糧食收購、加工企業,而按照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只有農牧漁民、農場(林場)職工和直接從事農機作業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買機具才能享受補貼,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糧食烘干機的發展。
我對糧食烘干機械化發展的看法是,第一,發展糧食機械化烘干是確保糧食生產安全、提高糧食生產效益的重要環節,隨著農業現代化發展,對糧食烘干的需求將會越來越迫切,在未來若干年內,糧食烘干機一定會作為一項重要的技術和設備來進行推廣;第二,隨著土地流轉速度加快,收獲的糧食品種趨于一致,有利于烘干機發揮效用,而種糧大戶不斷增加,將成為未來幾年烘干機的主要用戶群;第三,糧食消費群體對優質糧食的需求以及購買力增加,也會使得烘干機械化的接受度不斷提高;第四,未來社會化服務是糧食烘干機械化發展的必由之路,特別是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將逐步由耕、種、收的服務向耕、種、管、收、烘全程社會化服務拓展,糧食烘干機械化技術將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重要的技術之一。
- jiutong88發布于2014-02-19 19:44劉局長看來是有實際調研的,說的都在點子上。不過目前國內烘干機品牌在產品品質上實在不敢恭維!就知道打價格戰,不是吃補貼款的話,早晚會倒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