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安徽購機補貼凸顯“裂變效應”
安徽購機補貼凸顯“裂變效應”
2012年,隨著金黃麥地間收割機一陣陣歡唱,安徽夏糧迎來了第九個豐收年。這也是安徽省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的第九個年頭。
九年來,在調整和創新中不斷完善的購機補貼工作,提高了安徽省農機裝備水平和服務能力,促進了糧食連年豐收,推動了農機工業踏上復興之旅,在多個方面呈現出明顯的裂變效應。
安徽省農機購置補貼受到農業部及省領導的關注與關心。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斌在《安徽省率先出臺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上作出批示,肯定安徽省補貼工作“動手早、動作快,考慮比較周全”。農機化司宗錦耀司長對安徽省補貼資金結算工作給予書面表揚。農業部農機化司以“安徽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實加快補貼資金結算”為題,對安徽省購機補貼結算工作進行通報表揚。
創新力度大農民得到更多實惠
今年,安徽省在總結往年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農機購置補貼操作程序進行創新,補貼工作亮點紛呈,產生了良好的實施效果。據省農機局計財處處長陳發明介紹,今年購機補貼操作層面的創新力度很大,從創新補貼程序、加強政策監管、完善機制建設等多方面進行了調整。
為了科學合理地確定補貼額,促進補貼機具市場公平競爭,安徽省成立了農機購置補貼產品評審專家組,通過專家評審會議集體研究確定補貼額。補貼額確定嚴格遵守五個原則,即參照該產品近三年的實際市場平均銷售價;同類同檔產品補貼額相當,就低不就高;突出產品主功能,以主功能確定產品檔次,在此基礎上對技術先進、功能多的產品適當提高補貼額;對2011年部分過高的補貼額進行調整;配套機具與主機分開,分別確定補貼額。同往年相比,報價虛高的產品補貼額明顯下調,為補貼機具市場的公平競爭創造了條件。
今年安徽省改“先申請后購機”為“先購機后申請”,必須購機后才能提出補貼申請,并按照購機補貼政策和程序取得農機購置補貼指標確認通知書后方可享受補貼。這一舉措杜絕了“圍標”及倒賣補貼指標現象的發生,讓農民理性購機,根據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維護了“想購機、真購機”農民的利益。全椒縣六鎮鎮農機大戶陳祥虎今年1月份購買了一臺大型拖拉機,用于農田作業,3月初,陳祥虎帶著機子前往縣農機局辦理補貼申請手續,核機、申請、入戶、上牌等一次性辦成。他對這種辦理方式非常滿意:“我今天來一次性辦理完成,省得我再跑了,要不然耽誤干農活。”農戶彭發山也感覺先購機后申請非常實惠:“早買農機,我們就可以早下田干活,就能多掙錢了。今年我買的機子已經做了七八千元的活了。”
為滿足春耕等重要農時生產的需要,安徽省放寬了補貼申請時限。今年明確規定:從元月1日到本年度當地購機補貼工作結束前的任何時間,符合補貼條件的購機者新購買了補貼范圍內的農機具均可申請補貼。為了農民更快拿到補貼,農機企業加快資金回籠,安徽歷年來都對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早安排、早部署,今年的資金實施進度和結算進度又位居全國前列。為此,各地農機部門加班加點地開展申請受理、機具核實、編號噴字等工作。省農機局上半年開展兩批資金結算,首批結算比去年提前了一個月,6月底結算資金到達企業賬戶,及時減輕了企業墊資壓力。各級農機部門的熱情、認真和高效,受到了廣大農民和農機生產企業的由衷好評。
上海紐荷蘭農業機械有限公司區域經理于興洲從2006年就開始接觸購機補貼政策,他認為,先購后補的政策將農民購機時間延長到全年,緩解了往年補貼下達時集中購買所帶來的供貨和資金壓力,使得農機市場恢復正常淡旺季狀態。以往有些小企業虛報價格,同規格產品補貼額度比高端品牌產品還高,今年這種情況大為改觀。對于今年擠掉價格水分,補貼額度普遍下降,他認為,一方面可能影響到農民購機積極性,但另一方面享受到補貼的人多了,補貼面廣了,總體而言對市場趨于正常化是有好處的。
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在談到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時曾強調,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要“心無旁騖抓落實,如履薄冰盡職責”。陳發明在談到安徽省補貼政策實施時,也多次使用“如履薄冰”一詞。他表示,安徽省一直高度重視對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的監督管理,采取多項措施促進部門合作,全面加強監管,確保補貼政策落到實處。各地均成立了由政府、農機、財政等相關部門組成的購機補貼工作領導小組,農機部門在落實抽簽、機具核實等工作時,都會主動邀請財政、紀檢、監察、媒體等部門參與監管。同時,安徽省建立省市縣農機購置補貼督查常態機制,省農機局設立六個督查組,分片包干,采取集中督查和常年督查相結合的方式,檢查全省各地補貼政策落實情況。此外,推進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編印《安徽省農機購置補貼廉政風險防控讀本》發放至各市縣農機部門,在全省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會議上專題開展農機購置補貼廉政風險防控教育,構建購機補貼及各項具體工作辦公流程圖,從各個環節查找風險點,確定風險等級,制定防控措施,**大限度減少因制度漏洞而出現的廉政風險。此外,今年安徽省補貼工作首次引入了延伸績效管理,建立考核評價體系,將政策落實情況同績效考核掛鉤。
目前,2012年的補貼工作進度已過大半,各項創新舉措的實施效果究竟如何呢?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新的操作方法有效抑制了購機補貼產品價格虛高和只升不降的不正常現象,農機銷售不再局限在補貼政策公告后的短期時間,回歸為全年正常交易,使得農民能夠合理安排生產,根據需要理性購機,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企業集中供貨的壓力。此外,先購機后申請有效地防止了倒賣補貼指標及“圍標”現象的發生,過去“一人購機多人申請”的現象不再發生,農機部門在申請受理、抽簽環節的工作壓力大大減輕。新方法也促使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在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下,企業要想獲得競爭優勢,就必須從提高產品質量,保障售后服務入手,憑借產品優勢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金牛顯威力糧食生產連年豐收
農機購置補貼實施九年來,補貼資金逐年倍增,補貼范圍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補貼機具投入到農業生產,為農業增產增效、實現夏糧生產九連豐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保障。安徽省農機補貼門在補貼工作操作過程中,特別注意利用政策杠桿,推進糧食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
安徽省農機購置補貼一直緊緊圍繞糧食生產“三大行動”和“農民收入倍增”計劃,重點引導糧食生產過程機械化,尤其是主要農作物關鍵環節機械化發展。2012年,各地農機部門在制定方案時突出補貼重點,資金集中用于農業生產關鍵環節急需的機械。在確定機具補貼額度時,對插秧機、深松機、油菜和玉米收獲等重點環節生產急需的機械,在不超過**高補貼率的前提下,補貼額就高不就低。大力推進水稻育插秧機械化,對購買插秧機實行省級財政疊加補貼,同時對購買插秧機、育秧播種成套設備的農戶配套補貼一定數量育秧硬盤。此外,為體現補貼政策向農機大戶和服務組織傾斜的原則,今年安徽省在限制補貼機具數量時作出規定,一個農戶家庭每年度可以享受補貼機具的臺數上限為3臺套,從事農機作業的農民合作組織每年度內可以享受補貼機具的臺數上限為5臺套。
九年來,補貼政策的拉動效益顯著,全省農機裝備進一步優化,農機化水平全面提升。從2004年開始,九年來安徽省共投入中央及省級補貼資金約33億元。至今年8月中旬,共補貼機具臺數59.9萬臺,拉動農民投入101.3億元,受益農戶達48.8萬戶。
農機裝備由小型、單一功能、技術含量低向大中型、復式作業、先進適用轉變。對先進適用、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服務到位的農機產品進行補貼,促進了農機裝備結構優化,促進了先進農機化技術的推廣使用。從近年來補貼機具整體情況來,大中型機具占據較大比重,2011年收獲機械、大中型拖拉機共補貼5.08億元,占全年資金的66%;水稻插秧機、旋耕施肥播種機、深松機等重點推廣機具補貼量持續增加,由政策強力拉動逐步過渡為農戶自發購買;田間管理、農產品初加工和設施農業等領域新技術和新機具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
糧食生產主要作業環節機械化水平明顯提高。據統計,2011年底,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5657萬千瓦,耕種收機械化水平達到62.6%,同比增長1.8個百分點。其中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分別為94.91%、73.17%、59.69%。其中小麥機收水平96.1%、機播水平88.9%;水稻機收水平93.78%、機播水平18.54%。補貼政策的實施大大推動了全省糧食生產機械化進程,加速農業生產從“人力”到“機械化”的轉變。
農機專業合作社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促進農業生產產業化、規模化經營。在購機補貼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到今年6月底,全省依法登記注冊的農機專業合作社數量已達到1609個,社員4.56萬戶,擁有各種農機具12.4萬臺(套),合作社服務正從單一向綜合拓展。
補貼農機具緩解了糧食生產面臨的勞力不足之困。安徽省是農業大省、糧食大省,由于氣候環境復雜,旱澇災害頻發,農村青壯年勞力多外出打工,糧食安全生產面臨嚴峻挑戰。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促進了先進適用農機具的推廣應用,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解放了農村勞動力,加快了農作物搶收搶種作業進度。今年夏收期間,安徽省共投入聯合收割機12.6萬臺,僅用了短短半個月時間,就將3600萬畝小麥全部收獲完畢。
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補貼機具在糧食生產中發揮的作用更為明顯。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安徽省小麥主產區出現了60年一遇的特大旱災,旱情不斷加劇,降水嚴重不足,對夏糧生產造成嚴重威脅。為實現省政府提出的“確保在2月20日前對受旱麥田普澆一遍”的目標,安徽省加快落實抗旱機具購置補貼,科學調度抗旱機械,全力以赴投入抗旱保苗,截至2月25日,農機抗旱灌溉5600萬畝次,占全省小麥抗旱灌溉面積的87.7%;補貼機具3.4萬臺套,補貼金額3102萬元,為夏糧豐收作出了卓越貢獻。補貼巧拉動農機工業走向復興
回顧歷史,安徽農機工業曾有過輝煌的過去,曾出現過在全國名噪一時“安徽四小龍”:分別是占據四輪車和三輪車兩個產品的安徽飛彩、曾在農用車行業連續在全國保持產銷第一的安徽長江農業裝備(六安小手扶)、生產“鐵牛”手拖而聞名中原的阜陽拖拉機廠以及國內著名的農機動力生產企業安徽全柴集團。然而,在新一輪農機產業熱潮中,安徽農機不能及時跟上結構調整的步伐,一度漸漸衰退,昔日的“安徽四小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或銷聲匿跡,或遇發展瓶頸。安徽這個農機“熱銷”大省,面臨著農機生產“有點冷”的尷尬境地。
2004年以后,隨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不僅激發了廣大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熱情,而且使農機工業發展迎來新的機遇,特別是近年國家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投入大幅增長,使農機消費需求不斷升溫,農機市場持續繁榮,帶動了農機工業快速發展。2011年,安徽省農機裝備制造業借勢崛起,涌現出奇瑞重工等一批在全國具較強競爭力的農機生產企業。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安徽省有106家企業的213個新產品在省鑒定站進行推廣鑒定,產品范圍涵蓋茶葉加工機械、插秧機、油菜收割機、谷物干燥機、糧食色選機等。共有93家省內企業11大類4.46萬臺農機享受到補貼,補貼資金接近億元。
農機部門也積極引導扶持省內農機企業做大做強。2012年,為支持省內農機工業發展,培育具備發展潛力的新興農機企業,安徽省對奇瑞重工給予大力扶持。選派具有豐富企業管理經驗的同志到奇瑞重工掛職,專門負責搭建政企交流平臺;對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部分產品,在中央財政補貼的同時,實行省財政累加補貼;創建產品推介平臺,通過省農機化網、產品現場會、展示會及推介會為奇瑞重工產品提供宣傳平臺。全省第三屆農民機插秧技能大賽,奇瑞重工生產的插秧機作為獎品向全省重點推介。今年上半年安徽省落實補貼奇瑞重工各類機具1085臺,補貼資金1841.46萬元,幫助奇瑞重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目前,安徽省優勢農機產品如茶葉加工機械、糧食烘干機、糧食色選機、孵化機等在補貼機具市場中已占據重要地位。從2012年補貼資金落實情況來看,截至8月中旬,茶葉加工機械共補貼省內企業37家,補貼機具12625臺,補貼資金1964.6萬元,占該類機具補貼資金72%;糧食烘干機共補貼省內企業7家,補貼機具374臺,補貼資金1181.9萬元,占該類機具補貼資金的64%;糧食色選機共補貼省內企業4家,補貼機具75臺,補貼資金160.6萬元,占該類機具補貼資金的100%;孵化機共補貼省內企業5家,補貼機具583臺,補貼資金222.2萬元,占該類機具補貼資金的100%。安徽省更是成為色選機、孵化機的國內主要生產基地,產品銷售量已占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在政策的強力拉動下,省內農機企業逐步改變企業規模小、產品結構單一、技術含量低的狀況,不斷推出科技含量高、先進適用的新興農機具,并朝著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方面快速發展。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