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力塑文化內功 富康掀起頭腦風暴
力塑文化內功 富康掀起頭腦風暴
“隨著企業向前發展,膽子越來越小了。企業從銀行借錢是要還的,要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在從天津開往北京的車上,天津富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郭玉富對記者說。
在富康公司墻上,海爾張瑞敏說的“做企業永遠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正成為郭玉富眼下經營企業謹慎心態的真實寫照。
告別自己賺到第一桶金的建筑行業,1998年始,郭玉富改行與農業打交道,算來從事玉米機制造已經10年了。2007年,富康產銷背負式玉米機達到1000多臺,是國內較多的企業之一。
從業10年,郭玉富的富康有7年時間在做玉米機的開發。2005年之前的富康與郭玉富,在行業內顯得默默無聞,直到這年,市場上一下子冒出個生產玉米機達數百臺的富康,才逐漸為人所知。隨后兩年的表現則讓人刮目而視。
要說原來搞建筑掙了些錢,但畢竟郭玉富還沒有成為一擲千金的億萬富翁。上世紀90年代搞玉米機的企業,國內沒幾家,富康算是走在前頭的為數極少的企業之一。錢不夠,郭玉富充分展示了他整合社會資源的能力:企業采取了抓兩頭的研發和銷售,中間環節則委托社會加工的形式,郭玉富謂之“抓兩頭,放中間。”
“像我們這種企業,大而全、小而全肯定死定了。從目前來看,玉米機行業進入的技術壁壘畢竟還不高。”郭玉富說。做了1000多臺的銷售量,而富康總部僅有70多人。“省的不僅僅是人工費。”
2006年,富康與河北民企石家莊萬通合作。萬通以OEM的方式,貼牌生產銷售“富康”牌玉米機。目前,萬通已經達到年銷售400臺的量。郭玉富坦承,從經濟上算賬還比較合算。同時,對成長期的富康來說,對品牌的提升也不無益處。
今年以來,原材料上漲的颶風刮來,很多行業的不少企業都不堪壓力之重。郭玉富介紹,富康的原材料占總成本的23%。“具有較大的價格消化和調整空間。”
郭玉富的一個重要感受就是行業內現在搞自主創新的太少。“好多企業搞不起,有的搞了,一旦有些突破卻馬上變成行業共享的了。”2003年以來富康申請了包括一個發明專利在內的3項專利技術,其中有一項撥禾桿的專利,可以有效幫助對行收獲。而不久之后,山東等地的企業也都安上了這個裝置。“他都懶得打官司了,沒那精力,也打不起。”對富康很了解的天津市農機局副局長胡偉說。
近兩年來,由于國家實施的農機補貼政策的刺激與推動,給一些農民產生強大的“消費者剩余”心理效應。在山東、河南、河北等地,自走式玉米機呈現出方興未艾之勢。像福田雷沃、山東金億、山東巨明等,都成為這場政策推動宴席中的主角。特別是一些企業打出的“互換割臺”的多功能牌,受到不少農民投資者的追捧,一時“山東機貴”。有企業甚至因未及時開發出這一產品錯失良機而頓足。
與一些背負式玉米機生產廠家受到沖擊不同的是,以背負式玉米機為主導產品的富康卻顯得紅紅火火。今年僅吉林一地就購買富康玉米機247臺。一度不為背負機企業所重視的東北地區,已成為銷量達近千臺的富康玉米機的主戰場。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國內的地域差異性大,各地種植農藝,農民使用習慣,各企業的玉米機技術成熟度、可靠性和適應性都不一樣。目前河北、山東農民使用自走式玉米機的較多,且處于市場培育的上升期,而東北市場由于當地農民的收入和其他實際狀況,很多農民還是愿意使用背負機。對富康來說,東北地區就是它的一片“藍海”。
郭玉富對自走式玉米機的認識是,其性價比還比較低,在投資收益方面尚未與背負機拉開距離。農民購買機器首先就是要計算投資產出比,單純的自走式玉米機要賣到十來萬元,對于一些農民來說并不劃算,而互換割臺型的自走式玉米機倒是不錯,但是卻比較麻煩。富康背負式玉米機之所以在東北市場大行其道,概如此爾。
不過,富康并沒有放棄自走式玉米機。“從長期看,自走機還是有生命力的。”郭玉富稱,準備2009年做自走式玉米機的市場培育,2010年參與市場競爭。
“你可以不學習,但你的敵人不會那么做——韋爾奇”。在富康公司,墻上到處可見一些著名管理人士的名言。
“我們今年在黑龍江沒費多大功夫,保持去年的業績就不錯了。今年重要的一項事情就是開展企業培訓,以免影響學習。”郭玉富說,“到一定時候,我們得放慢腳步,總結升華。”
被郭玉富寄予厚望的學習培訓,乃富康聘請深圳的一家管理咨詢公司開展的所謂“西點培訓計劃”。這是富康目前開展的**重要的一項工作,時長將達半年,從今年5月份到年底結束。
2007年,做企業已經近10年的郭玉富意識到,“企業存在問題不是簡單的流程和標準化所能解決的了,而是要如何梳理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接觸和觀察,郭玉富選擇了這家深圳的管理咨詢公司,郭玉富認為他們“直指企業困惑的問題”。據了解,富康為此支付了對于企業來說近乎奢侈的費用。盡管由于各方面成本的大幅上漲,今年的資金頗為吃緊,不過郭玉富認為這筆錢還是不能少。
“重點是打造企業執行力,關鍵在于思想觀念。我們要對企業原先的一些想法推倒重來,從企業文化上、員工意識里修正過去的一些思維習慣,進行一次徹底的洗腦革命。過去,企業的研發力量都是內生的,成為企業的中流砥柱,這是多少年優化的結果。但是,在目前的社會形勢下,人員結構不一樣了,今天你以高價挖來,別人可以高價挖走。因此,要強調共同的企業價值觀,要有危機感。富康今后追求的取向一是良好的思維方式,二是行為正確。”
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目前員工“認知認責很明顯,很少說‘這不是我的事’。過去生產、銷售常有矛盾、互相埋怨,而現在沒有了。大家認識到生產、銷售標準都是以滿足客戶需求為標準。”在富康的一些老同志,長期跟著郭玉富干,郭玉富感覺他們求知欲望和對新事物的接受度不如新員工強,通過現在的培訓學習,其中一位經理坦承“有壓力”。
對郭玉富來說,培訓的目的是要打造一支核心團隊。“像錢一樣老靠銀行是不行的。沒有內部培養和更新,企業基業長青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快速復制另一個富康,解決管理人員的不足,從企業內生科研力量到內生管理力量。既然進入了這個行業就要認真對待,發財是次要的,目前農機行業真正賺錢的企業是國外企業,人家已經固化了一種良好的管理與盈利模式,有條不紊地走下去。”郭玉富內心的渴求溢于言表。
在富康會議室,記者看到一條標語:“以品牌為支撐,創新求發展。”若干年之后,富康品牌在國內收獲機行業會處于一個什么位置呢?
在富康公司墻上,海爾張瑞敏說的“做企業永遠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正成為郭玉富眼下經營企業謹慎心態的真實寫照。
資源整合
告別自己賺到第一桶金的建筑行業,1998年始,郭玉富改行與農業打交道,算來從事玉米機制造已經10年了。2007年,富康產銷背負式玉米機達到1000多臺,是國內較多的企業之一。
從業10年,郭玉富的富康有7年時間在做玉米機的開發。2005年之前的富康與郭玉富,在行業內顯得默默無聞,直到這年,市場上一下子冒出個生產玉米機達數百臺的富康,才逐漸為人所知。隨后兩年的表現則讓人刮目而視。
要說原來搞建筑掙了些錢,但畢竟郭玉富還沒有成為一擲千金的億萬富翁。上世紀90年代搞玉米機的企業,國內沒幾家,富康算是走在前頭的為數極少的企業之一。錢不夠,郭玉富充分展示了他整合社會資源的能力:企業采取了抓兩頭的研發和銷售,中間環節則委托社會加工的形式,郭玉富謂之“抓兩頭,放中間。”
“像我們這種企業,大而全、小而全肯定死定了。從目前來看,玉米機行業進入的技術壁壘畢竟還不高。”郭玉富說。做了1000多臺的銷售量,而富康總部僅有70多人。“省的不僅僅是人工費。”
2006年,富康與河北民企石家莊萬通合作。萬通以OEM的方式,貼牌生產銷售“富康”牌玉米機。目前,萬通已經達到年銷售400臺的量。郭玉富坦承,從經濟上算賬還比較合算。同時,對成長期的富康來說,對品牌的提升也不無益處。
今年以來,原材料上漲的颶風刮來,很多行業的不少企業都不堪壓力之重。郭玉富介紹,富康的原材料占總成本的23%。“具有較大的價格消化和調整空間。”
郭玉富的一個重要感受就是行業內現在搞自主創新的太少。“好多企業搞不起,有的搞了,一旦有些突破卻馬上變成行業共享的了。”2003年以來富康申請了包括一個發明專利在內的3項專利技術,其中有一項撥禾桿的專利,可以有效幫助對行收獲。而不久之后,山東等地的企業也都安上了這個裝置。“他都懶得打官司了,沒那精力,也打不起。”對富康很了解的天津市農機局副局長胡偉說。
開拓藍海
近兩年來,由于國家實施的農機補貼政策的刺激與推動,給一些農民產生強大的“消費者剩余”心理效應。在山東、河南、河北等地,自走式玉米機呈現出方興未艾之勢。像福田雷沃、山東金億、山東巨明等,都成為這場政策推動宴席中的主角。特別是一些企業打出的“互換割臺”的多功能牌,受到不少農民投資者的追捧,一時“山東機貴”。有企業甚至因未及時開發出這一產品錯失良機而頓足。
與一些背負式玉米機生產廠家受到沖擊不同的是,以背負式玉米機為主導產品的富康卻顯得紅紅火火。今年僅吉林一地就購買富康玉米機247臺。一度不為背負機企業所重視的東北地區,已成為銷量達近千臺的富康玉米機的主戰場。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國內的地域差異性大,各地種植農藝,農民使用習慣,各企業的玉米機技術成熟度、可靠性和適應性都不一樣。目前河北、山東農民使用自走式玉米機的較多,且處于市場培育的上升期,而東北市場由于當地農民的收入和其他實際狀況,很多農民還是愿意使用背負機。對富康來說,東北地區就是它的一片“藍海”。
郭玉富對自走式玉米機的認識是,其性價比還比較低,在投資收益方面尚未與背負機拉開距離。農民購買機器首先就是要計算投資產出比,單純的自走式玉米機要賣到十來萬元,對于一些農民來說并不劃算,而互換割臺型的自走式玉米機倒是不錯,但是卻比較麻煩。富康背負式玉米機之所以在東北市場大行其道,概如此爾。
不過,富康并沒有放棄自走式玉米機。“從長期看,自走機還是有生命力的。”郭玉富稱,準備2009年做自走式玉米機的市場培育,2010年參與市場競爭。
頭腦革命
“你可以不學習,但你的敵人不會那么做——韋爾奇”。在富康公司,墻上到處可見一些著名管理人士的名言。
“我們今年在黑龍江沒費多大功夫,保持去年的業績就不錯了。今年重要的一項事情就是開展企業培訓,以免影響學習。”郭玉富說,“到一定時候,我們得放慢腳步,總結升華。”
被郭玉富寄予厚望的學習培訓,乃富康聘請深圳的一家管理咨詢公司開展的所謂“西點培訓計劃”。這是富康目前開展的**重要的一項工作,時長將達半年,從今年5月份到年底結束。
2007年,做企業已經近10年的郭玉富意識到,“企業存在問題不是簡單的流程和標準化所能解決的了,而是要如何梳理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接觸和觀察,郭玉富選擇了這家深圳的管理咨詢公司,郭玉富認為他們“直指企業困惑的問題”。據了解,富康為此支付了對于企業來說近乎奢侈的費用。盡管由于各方面成本的大幅上漲,今年的資金頗為吃緊,不過郭玉富認為這筆錢還是不能少。
“重點是打造企業執行力,關鍵在于思想觀念。我們要對企業原先的一些想法推倒重來,從企業文化上、員工意識里修正過去的一些思維習慣,進行一次徹底的洗腦革命。過去,企業的研發力量都是內生的,成為企業的中流砥柱,這是多少年優化的結果。但是,在目前的社會形勢下,人員結構不一樣了,今天你以高價挖來,別人可以高價挖走。因此,要強調共同的企業價值觀,要有危機感。富康今后追求的取向一是良好的思維方式,二是行為正確。”
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目前員工“認知認責很明顯,很少說‘這不是我的事’。過去生產、銷售常有矛盾、互相埋怨,而現在沒有了。大家認識到生產、銷售標準都是以滿足客戶需求為標準。”在富康的一些老同志,長期跟著郭玉富干,郭玉富感覺他們求知欲望和對新事物的接受度不如新員工強,通過現在的培訓學習,其中一位經理坦承“有壓力”。
對郭玉富來說,培訓的目的是要打造一支核心團隊。“像錢一樣老靠銀行是不行的。沒有內部培養和更新,企業基業長青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快速復制另一個富康,解決管理人員的不足,從企業內生科研力量到內生管理力量。既然進入了這個行業就要認真對待,發財是次要的,目前農機行業真正賺錢的企業是國外企業,人家已經固化了一種良好的管理與盈利模式,有條不紊地走下去。”郭玉富內心的渴求溢于言表。
在富康會議室,記者看到一條標語:“以品牌為支撐,創新求發展。”若干年之后,富康品牌在國內收獲機行業會處于一個什么位置呢?
更多公司信息,請訪問:天津富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新聞來源地址: http://www.veryam.com/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