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農機合作社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要形式,也是新時期加快推進農機服務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的重要載體。近兩年來,為提升農機社會化、規模化、市場化作業水平,我市各級農機管理部門加強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積極引導農機大戶、種糧大戶、村集體農機服務隊等組建農機合作社,取得了明顯成效。尤其是今年,為了解全市農機合作社發展情況,學習先進地區農機合作社建設經驗,我們組織了天津市農機合作社發展情況調研,并赴浙江等省調研了農機合作社扶持發展情況,這為我市今后繼續大力扶持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完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提供了有益的指導和借鑒。
1 新形勢下農機合作社建設的政策環境
2004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連續頒布5個中央一號文件,各部委和省(區、市)也出臺了若干政策性文件,涵蓋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財政投入、保險政策、稅費減免、金融信貸、政府職責、農機安全監督管理、農機合作社、燃油供應等方面的扶持內容,為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特別是2008年,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出臺了《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從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擴大農業對外開放等方面做了全面部署,成為指導我國農業和農村工作的綱領性文件。這一文件的出臺,以及隨后制定的一系列配套政策,都為農機合作社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政策環境。
1.1 為農機合作社建設提供資金扶持
《決定》指出,我國農業基礎仍然薄弱,**需要加強;農村發展仍然滯后,**需要扶持;農民增收仍然困難,**需要加快。這是對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必要性和緊迫性的精辟概括,不僅警示我們務必保持清醒頭腦,毫不松懈地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著力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也預示著國家對“三農”的扶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國家對農機化的扶持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
根據文件精神,2008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2009年繼續加大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從2008年的40億增加到100億。補貼范圍覆蓋全國所有農牧業縣,補貼對象包括農民、農場職工及直接從事農機作業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并且允許以擬購買的農機局作抵押物向金融機構貸款。
1.2 為農機合作社建設提供體制支撐
《決定》從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健全嚴格規范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等六方面提出了改革創新和規范完善的新舉措。這些農村體制改革關鍵環節上的突破,將進一步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優化農村發展外部環境。特別是由于《決定》中明確指出現有土地承包關系要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這就使農民有了自主長期經營土地的權力,從而對土地產生穩定的經營預期和長遠的經營打算。這對農民更加積極主動地運用先進技術和現代農業裝備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將進一步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1.3 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新型農民合作組織
《決定》在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改革方面提出了新思路,要求推進農業經營體制創新,加快農業經營方式的“兩個轉變”。一是家庭經營要向采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方向轉變,增加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著力提高集約化水平;統一經營要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方向轉變。即,在“分”的層次上,圍繞著改造傳統農戶、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要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培訓,著力提高農戶融資經營能力、科技應用能力、機械使用能力和開拓市場能力。在“統”的層次上,要發展集體經濟,增強集體組織服務功能,培育農民新型合作組織,發展各種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民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其中,明確指出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廣大農民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在不改變家庭承包經營的前提下,自愿選擇、自主興辦、自我受益的新型合作組織,這是農村改革的一大成果,是億萬農民的偉大創造,要從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高度出發,在政策上大力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發展。
在此基礎上,中央明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基本要求,即“服務農民,進退自由,權利平等,管理民主”。同時,強調國家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推廣、農產品營銷等方面的優惠扶持要向農民專業合作社傾斜;要把合作社作為支農項目建設的實施主體,國家支持的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項目,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承擔的,可以委托和安排實施;還要加大財政補助力度,出臺金融支持政策,落實稅收優惠政策。
由以上分析可知,從中央《決定》到購機補貼力度的加大,無一不是農機合作社發展的利好信息。在良好的宏觀政策環境下,農機合作社作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毫無疑問也將從《決定》的實踐中找到發展方向,獲得政策、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得到快速的推動發展,從而更好的發揮示范、推廣、輻射、帶用作用,成為農機化發展**重要的依托。
2 農機合作社建設發展現狀
2.1 國內農機合作社建設發展現狀
在我國,隨著農機服務組織的發展,農業生產逐漸向種糧大戶、農機大戶和農機服務組織集中,尤其是農機專業合作社規模不斷擴大,經營機制和管理機制不斷完善。 使農機社會化服務模式不斷創新,服務組織不斷涌現,呈現出組織形式多樣化、服務方式市場化、服務內容專業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的顯著特征。
目前,我國農機合作社大致可以分為服務型、服務+生產型、生產+服務型和生產型四種模式。農機合作社服務中創新出訂單服務、租賃服務、承包服務、跨區作業以及集團承包、“一條龍服務”、代耕代種服務方式,較好的滿足農業生產和農民的迫切需要。在建設投入方式上,進一步完善了以國家資金為引導,農民個人投資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投入機制,為農機服務專業化、市場化、產業化奠定了基礎。
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全國在工商部門正式注冊登記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已達4300多家,參加的社員217563人,平均一個合作社50人;服務農戶達330.8萬戶;作業面積10408.7萬畝,人均作業面積近480畝;服務總收入348194萬元,人均服務收入16000元。我國近年農機合作社建設的實踐表明,農機合作社的服務規模、作業效率、經濟效益都得到明顯提高。農機合作社建設提高了農機利用率,解決了土地撂荒問題,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 ,促進了農業規模經營 ,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 ,促進了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有利于新機具、新技術推廣,還有利于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
但是,我國農機合作社建設中仍然存在許多不利的的影響因素,阻滯了農機合作社的發展。包括,財政投入不足 、組織化程度還較低、服務規模不夠大、管理經營制度不健全、合作社用地性質不能解決、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普遍較低等問題,諸多問題亟待在發展中將其逐一解決。
2.2 我市農機合作社建設發展現狀
2007年以來,在各級農機管理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整合現有農機作業服務組織和資源,按照“邊發展、邊規范”的原則,全面開展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工作。其中,2007年在調研學習黑龍江省合作社發展的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在武清區、靜海縣、西青區建設了3個不同組織模式的農機專業合作社試點,對這一新型農機服務組織的發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2008年,推廣試點建設的成功經驗,扶持發展農機合作社40個。在此基礎上,我市農機合作社建設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具體情況如下:
1)農機合作社數量
目前,全市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成立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共有55家,其區域分布如下表所示:
區縣
名稱 薊
縣 寶
坻 武清 寧河 靜海 東
麗 津南 西
青 北
辰 漢
沽 大
港
合作社個數 7 6 7 12 6 1 1 7 3 1 4
2)農機合作社組織形式
在合作社建設過程中,我市各區縣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發展出不同組織形式的農機專業合作社。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組織形式:
一是農機戶入股合營型。這類合作社是以農機大戶為龍頭,帶動多個農機專業戶組成,農機戶以勞力、技術、資金和農業機械等資產入股。合作社通過與所在村、鄉鎮的農業經營者簽訂作業協議的方式,為其提供各類農機作業服務。目前,我市共有這類農機專業合作社45個,占總數的81.8%。
二是村戶聯合共營型。這類合作社主要是由村委會牽頭,依托村集體原有農機服務隊,以農機具、貨幣、房屋等資產入股,將全體村民以土地或自有農機具入股的形式組織起來成立的。它發揮了集體、個人兩方面的積極性,通過對本村農地實行“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收獲”的種植模式,實現了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從而有利于形成土地規模經營,促進糧食區域化種植。目前,我市共有這種形式的農機專業合作社7個,占總數的12.7%。
三是協會、企業龍頭帶動型:這類合作社中,有的是以現有的農機化技術協會為龍頭,以協會會員為基礎,帶動本地區農機戶、種糧農民組建的,有的則以村辦企業為龍頭,為農機專業合作社投資。目前,我市東麗區利農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是協會帶動型,武清區有2個企業出資帶動型的合作社。
3)農機合作社建設規模
目前,我市55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共有社員785人,常年聘用工作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310人;合作社共有各類農業機械1580臺套,其中大中型
拖拉機357臺,小型拖拉機77臺,收獲機械149臺,水稻
插秧機12臺,配套農機具985臺;共有固定資產5541.252萬元;共有機庫、辦公用房、維修車間、場院等配套基礎設施面積54654.15平方米。
平均計算,每個合作社的社員數量達到14人;聘用的工作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等從業人員達到5人;每個合作社擁有的農業機械數量達到28臺套,擁有的固定資產達到100.75萬元;每個合作社擁有的配套基礎設施面積達到993.71平方米。
4)農機合作社服務能力
目前,我市建設發展的農機專業合作社主要以糧食生產為主,服務領域涉及從糧食生產的耕作、種植、植保、收獲,到農田運輸、糧食初加工、農田基本建設等各個環節。合作社的作業服務范圍均以所在村鎮為主,并輻射周邊地區和進行跨區作業。據統計, 2007-2008年,全市55個農機專業合作社服務農戶56706戶,共完成農機作業服務面積134.896萬畝。平均計算,每個合作社的年作業面積能夠達到2萬畝以上,帶動農戶1000戶以上。
3 國內農機合作社建設的扶持政策分析
為了促進農機合作社科學、和諧發展,我們積極開展了合作社建設扶持政策措施調研,對本市農機合作社建設工作進行了總結,并收集了大量全國各地農機合作社建設經驗的資料,參觀了吉林省農機合作社建設的典型,還專程到浙江、江蘇等地進行了實地考察。通過調研,我們可以看到各地在以下10個方面對農機合作社從政策、措施上給予了有益的支持,取得積極明顯的效果。
3.1 購機補貼扶持
包括天津市在內,很多地方都利用國家或地方購機補貼資金來促進農機合作社建設。以浙江省為例,為逐步壯大農機合作社,在政策、資金、項目上給予大力扶持,不斷優化投入機制和發展環境。以農機化補貼政策作引導,優先對農機專業合作組織購置和使用大中型農機具給予補貼,寧波、溫州等地還對新成立的合作社給予資金和機具獎勵。
我市則在農機補貼資金上給予優先安排,并給予傾斜的補貼比例,以此來強化扶持合作社發展。2007-2008年,共利用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和合作社專項補助資金共1430.158萬元,為43個農機專業合作社配置激光平地機、大中型拖拉機、聯合收獲機、免耕播種機、秸稈還田機等新型、高性能農業機械430臺套,使其形成了“耕、播、收”一條龍作業服務能力。
3.2 基礎設施建設補助
基礎設施建設補助即采用財政專項資金對農機合作社場院、庫棚及信息化設備等給予專項補助。以河南省為例,為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推進農業生產機械化,出臺了《關于加快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的意見》,自2008年起,用3年時間在全省扶持發展示范帶動效果強的農機專業合作社1000個。省政府2008年提供農機合作組織專項扶持資金1700萬元,以“先建后補”的方式,在全省扶持發展359個農機合作社,每個合作社扶持5萬元左右。專項扶持資金主要用于農機場院、庫、棚的建設和購置維修、信息服務設備,重點扶持部分農機合作社完善硬件設施建設、擴大組織規模、提高社會化服務能力、開拓作業領域,從而增強農機合作組織的凝聚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2008年,我市共利用市財政專項補助資金300萬元,對15家重點扶持的農機合作社給予基礎設施建設補助,幫助其建設和修繕場院、機庫,極大提高了合作社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有效的提升了合作社功能的發揮。
3.3 農機化作業補貼
《農業機械化促進法》明確提出要對農機化作業項目給予作業補貼,因此,不少地方利用專項資金對需要推廣的主要農機化作業環節給予了作業補貼。從2007年開始,浙江省以發放“農機作業券”形式對糧油生產機械化作業環節給予財政補貼,2008年不僅擴大了補貼范圍,而且將補貼標準翻了一番。例如,給予機插秧40元/畝、油菜機械收獲40元/畝、機械植保40元/畝的作業補貼,補貼款由農機部門核實作業面積后撥付給農機合作社。這使得作為農機作業服務主體力量的農機專業合作社獲得了更豐厚的利潤支撐和更廣泛的政策扶持。同時,黑龍江省也對農機專業合作社開展機械深翻作業給予5元/畝的作業補貼。
3.4 金融信貸支持
各地在農機合作社發展中都鼓勵多種方式籌措合作社發展的資金。例如,浙江、吉林等省通過農機、銀行等多部門合作,采用農民“購機前互保,購機后抵押”的方式,給農機合作社購機貸款支持。在此基礎上,浙江省還在農機合作社發展中,積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農機合作社建設,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為引導,農民和農機服務組織投入為主體,工商資本為補充的多元化、多渠道農機化投入機制。而湖北荊門市則由市人民銀行、市農辦、市農機局共同制定了《關于金融支持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意見》,提出以農機專業合作組織為依托,建立聯保基金擔保制度,金融機構可按聯保基金的3-5倍比例發放貸款。
3.5 稅收優惠政策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農機合作社從事農業生產享受稅收減免的政策,合作社參加農機跨區作業,免收通行費。
3.6 農機化科技支持
農業部從2007年起在全國啟動100個農機化示范縣(區)建設工程,各地普遍都將農機化示范區建設與農機合作社建設實施密切結合起來,將科技項目通過合作社進行實施。因此,農機合作社成為示范區建設的主要支柱。例如,吉林省把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作為農機化示范區建設的主體進行重點扶持。農機部門與農業銀行協調,爭取信貸資金支持,與省農行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省內各地又制定了具體的貸款細則和實施辦法,如公主嶺市采取了“先保后貸,抵押還款”的貸款方式。他們還采取“四補貼”的扶持辦法,即機具購置補貼、場庫棚建設補貼、關鍵作業環節補貼、購機貸款利息補貼,實現了補貼內容和補貼程度的重大突破。而內蒙古農機部門也將農機化示范區建設與農機服務組織建設結合起來,以農機合作社或農機大戶領辦示范區建設。
同時,不少地區將農機科技推廣項目試驗、示范和推廣安排在農機合作社。通過在農機合作社的建設來帶動其他農戶,起到了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如,浙江湖州農機部門積極引導農機合作社應用水稻工廠化育苗和機插秧技術,教會合作社的技術人員掌握技術后去為廣大農戶進行社會化生產服務。還組織農機合作社管理、技術人員參加演示會、現場會、技術培訓班的專業技術活動。浙江臺州金穗農機合作社就在當地承建了“萬畝糧食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輻射面積5萬畝。近年來,浙江省建成的59個省級農機化示范基地、25個省“強龍興農示范工程”農機化示范基地,也多與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培育和發展緊密結合。
我市在激光平地、玉米機械化收獲等農機技術推進中,也是以農機合作社為依托開展整體推進。
3.7 經營管理與技術指導
總體而言,我國農機合作社還處于建設之初,在經營、管理制度建設等方面還存在嚴重的不足,管理更多的是“家長式”,還沒有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同時,在機務管理、機具應用等技術方面也缺乏經驗,需要對其進行適當的指導。因此,各地農機部門采取了一定措施來幫助農機合作社提高管理水平。如,2006年,浙江湖州農機管理總站在農機合作社建設之初就組織了全市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培訓班。來自農機、工商、農業管理等方面的專家授課,培訓內容包括,農機政策、農機發展、農機技術、工商注冊、經營管理、財務制度、法人制度、服務理念等內容,還專門組織帶頭人到嘉興、泰州等地去參觀學習。而河北省縣級農機部門也發揮培訓功能,對入社的農機戶進行技術培訓,使他們能及時掌握操作技術。
3.8 信息服務支持
為促使農機合作社健康發展,各地還在信息方面給予農機合作社以支持,及時向合作社提供包括政策、技術、經營等方面的信息。
3.9 物質保障
2007、2008兩年,我國各地燃油,尤其是柴油供應緊缺,各地農機部門積極與石油部門聯系、協商,想方設法保障農用燃油的供應,保證三夏、三秋重要農時環節的生產用油。例如,浙江湖州農機部門在作業季節由市農機管理部門與石油部門協商,以鄉鎮和合作社為分配單位下發油票。合作社可以開機器去加油,也可以用油桶加油,憑油票保證供應。
天津市農機部門積極與中石化、中石油在天津的機構聯系,以發放加油證的方式向合作社、農機大戶及農機戶提供充足的農業生產用油,有效的保證我市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的搶種、搶收作業,穩定了農業生產和農村社會秩序。
3.10 其他支持
除了以上有關扶持措施外,湖州市還采取了對表彰先進的方式來扶持農機合作社建設。對目前全市有34家合作社中,每年評選出3家優秀示范合作社,市政府補貼10萬元給予獎勵。
4 天津市農機合作社建設扶持的對策建議
從全國來看,農機合作社的建設發展還處于探索階段。今后,我們需要因地制宜、因需制宜,從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以提高農民收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為原則來發展,不可盲目貪多、貪大、圖洋、求同,搞政績工程。
從我市農機合作社發展情況來看,大多數合作社建設時間不長,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如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夠,自身制度還不夠完善,規模還較小、輻射能力有限,農機作業項目偏少,社員的文化素質較低,接受新技術能力較差等。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農機合作社的規范和發展。
農機合作社建設不是單純的技術或管理問題,也是一個社會發展問題,必須把農機合作社建設放在“三農”發展的整體環境中給予考慮,從政策、技術等多個方面、不同層次給予重視和實際的支持。因此,根據我市農機合作社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借鑒其他先進地區農機合作社建設的經驗,對今后我市農機合作社建設扶持提出如下措施建議。
4.1 加強對農機合作社建設的財政扶持力度
在購機補貼方面,加大資金投入,繼續給予農機合作社資金額度、補貼比例的傾斜政策支持;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大對農機場院、庫棚、信息化裝備及機耕道路建設的專項資助;在關鍵環節和重點推動的作業項目中,給予合作社作業補貼,如,激光平地作業、糧食烘干作業、免耕播種、土壤深松作業等環節。
4.2 加強對農機合作社的管理、技術指導
加強對已經建設和將要建設的農機合作社的業務指導,對經營管理人員和機務技術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幫助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機務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提高管理與技術人員的素質,提升他們的綜合業務能力,使合作社能夠健康、和諧、持續發展。在此基礎上,按照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規范和完善內部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好經營與核算,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把合作社逐步建成企業化運作、科技化支撐、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推進的新型農機服務實體。計劃在2009年組織2-3期培訓班,對全市農機合作社進行農機技術、經營管理、法律知識等方面的知識培訓,并適時組織在本市或到外地進行參觀考察。
4.3 強化農機合作社的科技支撐和引領功能
在農機高科技成果轉化、農機科技攻關、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等科技、財政扶持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優先安排有一定作業規模、符合條件的農機合作社進行。今后我市農機科技項目的試驗、示范和推廣主要以農機合作社為載體來進行,充分發揮農機合作社專業化、組織化、規模化、裝備化程度高的特點,使其成為新機具引進、新技術應用等方面的載體,并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4.4 建立農機合作社發展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積極鼓勵種糧大戶、集體經濟、工商資本等多方面投資農機合作社建設,同時,疏通農村信貸渠道,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農業保險等金融機構要加大對農機合作社的信用貸款發放力度。將部分財政支農資金以利息補償和風險補償的形式,用于對農村金融機構在支農信貸經營中的損失補貼;或者用部分財政支農資金作為農機合作社的貸款擔保金;支持農村金融組織擴大支農資金投放規模,發揮財政支農資金使用的乘數效用。爭取將農機合作社有關險種納入扶持的農業政策保險范圍。
4.5 合理有效的解決農機合作社建設用地問題
對農機合作社建設庫房、辦公場地、維修車間等基礎設施給予一定的用地指標,并簡化審批手續。
5 結束語
農機合作社是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設全面和諧的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農機合作社是農機服務社會化的一種有效形式,也是重要平臺。農機合作社依照現代企業的管理辦法和模式,實行規模化經營,可充分發揮大型農業機械、新型農機具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農機合作社建設通過對農業勞動者之間以及先進生產工具、生產方式的有效組合,為農業生產實現機械化建立了有效的組織機制,為促進土地合理流轉,擴大生產規模創造了有利條件,必將有力的推動農村生產方式的變化,引發農業生產經營模式的重大變革,促進農村經濟的新發展。
天津市已經進入農機化發展的高級階段,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較高,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農業生產對機械化的依存度越來越高,充分利用中央關于農機化、農業合作社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及相關的支持政策,大力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將會有力的推動天津農業生產的規模化、標準化,提升天津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水平,為打破城鄉經濟二元結構,推進天津經濟整體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胡 偉 張竹音 宋 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