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紅興隆北雁現代化農機>>時事要聞>>
安徽:農機手呼喚“燃油直補” |
油價上漲,成本增加,補貼錯位
閱讀提示
成品油銷售價格已再次調整,每噸平均提高300元。農機戶們一方面要承受和消化油價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一方面又要面對經營收益下滑的現實。今年開征燃油消費稅后,增大了農機作業成本。農機戶們希望調整補貼方式,早日享受到燃油補貼。
成本上漲 機手叫苦
據專家測算,此次油價調整,如果按購油量征收燃油稅,對于過去不需要繳納養路費的農機戶來說,使用成本增加了10%~15%。
安慶市宜秀區白澤湖鄉為民農機作業專業合作社擁有大型聯合收割機、耕整機、高速插秧機以及高速噴霧器等各式農業機械近20臺,作業面積覆蓋周邊數千畝農田。近日,合作社理事長陳沖接到在河南收割單季稻的農機手打電話回來抱怨,這幾天柴油價格上漲,加上燃油稅,和去年比,今年帶出去的錢根本不夠花。
合作社負責人陳沖自己也算了一筆賬:合作社20臺機器,一年用柴油、汽油共1萬噸,按每升0.8元燃油稅計算,今年在用油上就要多開支很多。尤其是安慶這樣以丘陵地形為主的地方,田地面積小,有時候為在一塊很小的田塊上作業,可能得花上幾十塊錢的油才能開到田邊,根本無利可圖。對大型機械來說,農機零配件成本也很高,一年下來,一臺機械平均維修成本要上萬元。今年,機手工資上漲到每天100元,收割機上的普通工人工資也漲到80元。今年的利潤肯定比去年要少。
作為一個農業大市,適合機收的耕地面積占全市耕地面積60%以上,面積達300多萬畝。在國家農機購機補貼政策的鼓勵下,這幾年安慶市農機保有量迅速增加,成為農機大市。今年上半年,全市機械總動力達243萬千瓦,拖拉機總數為9.6萬臺,大中型拖拉機增加迅速。同時,收割機、高速插秧機、耕整機等各類機械達8079臺。據測算,近年來,全市農機每年需要消耗柴油10萬噸以上,機手需要為此負擔的燃油稅在1億元以上。
成本上漲,農機耕作的價格能不能水漲船高呢?在調查中,像陳沖這樣的農機大戶的做法正好相反:主動下調價格。除了市場競爭的因素,大戶們的理由很簡單:一,種糧是薄利,現在農機服務價格已經不低,如果再漲,種糧的利潤會更小;二,農機合作社本身就是農民互利合作的組織,有一定的公益性,不能當作普通的買賣,有時候賠本也得做。今年,全市價格每畝普遍下調了5元~10元。
現在,許多農機大戶都面臨這樣的煩心事:一方面要承受和消化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一方面又面對農業生產的特殊性,不能把服務價格一漲了之。
補貼錯位 農機喊“渴”
油價上漲后,城市出租車有補貼,漁民的機動船也有補貼,同樣是用油大戶,為什么我們沒有補貼?自從年初開征燃油稅后,安慶市農機部門就接到不少農機戶的咨詢。
真的沒有補貼嗎?該市農業部門對此予以否定。實際上,為了減輕農民負擔,國家也明確制定了補貼方案,財政部門在農業綜合直補資金里專門增加了農機燃油補貼。但是,這種直補方式是按人均土地面積發放的,無論田地是否實際存在耕種,耕種是否使用農機,資金都一次性通過一卡通發放。
對此,安慶市第**家農機專業組織、永興農業機械作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余興明也進行過調查。他領導的合作社僅大型聯合收割機就有20多臺,還有10多臺各種插秧機、拖拉機,是柴油、汽油的用油大戶。今年8月,全國第**期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培訓班上,余興明和其他農機戶一起,專門向有關部門反映過這個問題。余興明說,目前的補貼發放方式對于農機來說基本沒有任何補助作用,農機的運行成本卻在不斷上漲。去年,整個合作社橫跨安徽、河南、山東,作業面積超過5萬畝。通過了解,他們發現,隨著土地流轉速度的加快,不少農民并不直接從事糧食種植,但是包括燃油補貼在內的直補資金,卻還是通過一卡通直接發放給他們。實際耕種者沒有享受到補貼,當然不愿承擔成本上漲帶來的責任。所以**后,作業價格并沒有因為燃油稅上漲而上漲。
燃油直補 盼望已久
在給國家有關部門的建議中,余興明建議,農機服務行業也能和其他行業一樣,根據多作業多補貼、少作業少補貼、不作業不補貼的原則,對農機進行直接補貼,將寶貴的資金真正用于農機作業中。
余興明的要求是有根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提出:“國家根據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對農業機械的農業生產作業用燃油安排財政補貼。燃油補貼應當向直接從事農業機械作業的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發放。”法律上明確了對農業機械農田作業用油進行補貼。樅陽縣一位農機大戶說,按道理來說,燃油補貼是補給作業農機的,法律也這么規定了,就是盼著補貼早點落到農機戶頭上。
其實,國家也開始注意到這一問題。今年起,農業部在全國范圍選擇6個不同特色的具有區域代表性的縣,開展農機田間作業用油補貼試點,探索不同的補貼方式和操作辦法。而在重慶、河南等地,一些地方政府開始自籌資金,為農機發放燃油補貼。
柴油價格在漲,工人工資、維修費用也在漲,國家又對農機征收燃油稅,經營利潤已經越來越薄,要不是幾臺挖掘機在城里工地上賺點錢,真不知道怎么向其他股東交待,一位一直在為當地種糧大戶服務的農機合作社負責人說。他表示,雖然國家對每臺農機補貼50%,但是如何補貼一直沒有說法,明年買新農機的計劃可能要緩一緩。(信息來源:2009/09/09本報《安徽日報》記者 胡勁松) |
發表于 @ 2009年09月11日 15:18: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