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剛過,記者來到農六師新湖農場采訪,所見所聞令人耳目一新。
在農場工業園區,投資1.2億元的日處理5800噸的番茄加工廠和投資1500萬元的PVC管件廠廠房建設正在加緊施工;在空心磚生產線建設項目工地,投資1000萬元年產2500萬塊磚的工廠廠房已見雛形;場部東面投資3600萬元的1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也在施工,有望7月投入使用……,記者了解到,在前不久召開的新湖農場黨委(全委)擴大會議上,場黨委提出“全民創業,全民招商”的口號,并確定今年招商引資1.5億元的目標。
在國際金融危機大背景下,新湖農場何以呈現如此火熱的發展場面?場長王永信稱,這得益于團場領導由生產管理型轉向了經營服務型,經濟結構調整由單一發展型轉向了一二三產協調發展型。
由于觀念和體制等多方面的原因,長期以來,一些團場領導不同程度地呈現這樣的狀態:“抓生產管理多,抓經營服務少;注重農業生產多,關注加工增值少;注重種植業增產多,關注畜牧業、林果業少;投入農業生產精力多, 關注二三產業發展少;察看團場農作物長勢多,關注國內外市場行情少”。
經濟分析人士曾指出,這“五多五少”歸結到一起,久而久之**終形成了團場以農業為主、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種植業以棉花為主的經濟格局。可以說,這是兵團經濟結構不合理、產業層次低、市場意識淡薄弊端產生的重要根源。
自兵團黨委六屆二次全委(擴大)會議召開以來,新湖農場黨委全力推進發展思路的轉變、經濟結構的轉型、發展方式和理念的轉型,以此帶動經濟結構優化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實現職工增收、團場增效目標。他們把工作的重點由過去的春抓種、夏抓管、秋抓收,轉向了現在的著重抓全場的資產經營與生產服務、抓方向性的經濟結構調整、抓具有全局性的重大項目實施、抓發展平臺的搭建等。今年新湖農場領導既抓生產現場,又關注外面的市場;既抓當前的種植,又謀劃農產品加工增值。
因為黨委領導工作重心轉變了,也推動了農場機構、人事的重大改革。已醞釀多年但遲遲下不了決心撤銷6個分場、整合連隊的工作,現已作為今年推進農場改革必須完成的事。撤并整合完成后,預計全場將減少干部職數170余人,減少工勤人員130人,據測算,僅此一年可減少運行成本近800萬元。
新湖農場正推進經濟結構轉型,把它作為優化經濟結構、提升產業層次的重要手段。場里以建設優質高產棉花基地、醬用番茄基地和生豬養殖基地為突破口,快速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在去年退出7萬多畝低產棉田的基礎上,今年這個場又退出5萬畝,退出的棉田重點用于發展果蔬和糧食生產。今年場里種植番茄5萬畝、糧食和飼草料近5萬畝,為建設中的番茄加工廠和畜牧業發展可提供充足的原料及飼料。10萬頭生豬、100萬只蛋雞、20萬只土雞、1萬只亞洲黃羊、1萬頭肉牛飼養項目正陸續啟動。到2012年,這個場畜牧業增加值將達到1.35億元,占大農業的比重將由2008年的8.5%上升到30%。
在一系列扶持畜牧業發展政策的帶動下,該場職工群眾發展畜牧業的積極性高漲,4月中下旬,僅20天時間,全場職工購進1000余頭育肥牛。
新湖農場正實踐著發展方式轉型。過去新湖人眼睛緊盯土地,不注重了解外部市場,只知道用自己口袋的錢辦事,不注重引進資金為我所用。去年開始新湖農場鼓勵職工自主創業,全場有2500多名職工群眾通過各種途徑從內地引進資金3000多萬元,按照市場法則投入農場發展。今年場黨委首次提出了“全民招商,全民創業”的口號,并成立了招商、項目和信息3個辦公室,到目前已簽約4個新項目,兩個項目已開工,引進資金3000多萬元。
為改變農場對工業企業大包大攬、資本結構單一、經濟活力不足的弊端,該場已成立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對所屬的綠業、綠蕾、天湖、百迪、興達等企業及物資供應中心實施股份制改造,國資公司作為出資人,履行出資人職能,按市場規則實施監管;同時對葡萄園、滴灌設施、林木等原來由農場管理的資產,進行產權改革,明晰到戶。
按部就班,因循守舊,不可能邁出轉型步伐。轉型需要膽略、氣魄,更需要智慧。新湖農場在資產重組市場化、產權結構多元化和轉變發展方式上邁出了實質性步伐。這將成為這個場經濟發展理念上的一個重大突破和轉折,必將在經濟上實現一次大跨越。(周華林 兵團日報)
發表于 @ 2009年05月18日 15:55: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