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來到農六師一O三團七連15支1斗農業種植區,那里有7塊農田,總面積達800余畝。在清晨的微風中,10多戶農業職工正在精心侍弄著甜瓜、番茄、棉花、等5種農作物。筆者看到的時多年來棉花一位種植區的格局已經被打破,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嶄新種植結構的形成。連隊指導員王永華告訴筆者:“用科學發展的理念,理性的分析市場需求,以此教育引導職工群眾調整農業結構,是我們黨支部今年下狠招做的大事,不然連隊發展,職工增收就要成為一件空話。”
農業結構調整對于每一個農業團場來說,都是常說常新的話題,也是一個原因復雜,牽扯面廣的難事。在如何調整和調優農業種植結構上,這里有地緣、市場和政策等方面的影響。但更重要的還有領導干部科學發展理念的制約。該團七連指導員說的不錯,沒有科學發展理念做指導,連隊發展和職工增收就不能實現。
一O三團近年來種植結構一直比較單一,以棉花為主的一花獨放的農業結構根基很深,這個結構的存在造成了團場農業經濟抗風險的脆弱性。特別是2008年,因為受到市場疲軟和自然災害的沖擊,這個團的農業生產遭受到了重創,原本就因難的財務,虧損進一步加大。問題是有了,那么在解決上雙如何呢?一O三團黨委先從自身存在的問題查起,團黨委借助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良機,全面深入地展開了領導干部的學習,通過有效的學習,提高了思想認識,進一步理清了科學發展的思路。團場黨委在認真分析地域優勢的基礎上,把團場農業經濟結構定為城效經濟,圍繞著這個定位,團場制定了“減棉、穩糧、擴瓜果、強畜牧、促旅游”的工作方針。為了有效實現好工作方針,在如何調整農業結構上,這個團于3月份分派了7個工作組,以“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活動為主題,走訪職工1000余戶,征集建議意見300余條,召開了“我為科學發展獻一計”主題職式座談會15場次,用良好的工作作風,虛心的問計于民,問政于民,從而雙形成了科學發展的調整思路。主要是大力壓縮棉花面積,擴大甜瓜、番茄、土豆、辣椒的種植面積。據了解截止目前,這個團的各類農作物播種工作全部結束,棉花種植達2萬畝,較上年減少275%,訂單甜瓜、番茄、土豆、辣椒的種植面積達4萬余畝,糧食種植面積達3萬余畝,較往年增加一倍多。一個新的農業種植結構模式在這個團初步形成。
這個團下狠招調整農業結構的措施,受到了團場廣大職工群眾的普遍好評。十三連職工馬德存告訴筆者:“適應市場來調整結構,并大力地發展訂單農業,團場的發展路了對頭了,科學決策度出準確了,我們的奔頭充滿了希望。”這個團還和團外5家番茄、土豆等龍頭加工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穩定了訂單的數量,創造了職工增收的良好條件。現在又引進了一家農產品加式企業,為職工發展產業化和抗擊風險又上了一道保險。(五家渠市政務信息網)
發表于 @ 2009年05月13日 17:18: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