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兵團農機化>>——農十三師>>
12月24日,屋外天寒地凍,農十三師黃田農場園藝六連職工茹兵在家閱讀著關于棗樹管理的書籍。他告訴筆者,這兩年,鮮棗和干棗的市場行情都比較好,今年他承包的30畝棗園收入4萬余元。 按照兵團相關精神,農十三師黨委認真做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這篇大文章,確立了“做優棉花,做大林果,做俏畜牧,做強龍頭”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方針,明確了“退棉、增果、穩糧、興牧,發展龍頭企業”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總體思路。該師各團場根據所在區域特點,確定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
近年,黃田農場通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使團場的農業經濟發展柳暗花明,職工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收入大幅提高。目前,黃田農場4萬畝耕地中有1萬畝葡萄、1.2萬畝大棗和1.6萬畝棉花,園藝業撐起了團場農業的“半邊天”。
由于獨特的氣候條件,柳樹泉農場適宜種植水果,生產的葡萄和紅棗以其甘甜可口享有盛譽。柳樹泉農場提出發展“特色園林團、特色庭院團”的戰略目標,因地制宜,一連一品。該場在地理位置低凹的白楊溝、三堡、焉不拉等地種植棗樹;在四連、二連較平坦的地區大面積種植葡萄;在沙棗泉北戈壁區種植杏樹、核桃樹,并圍繞果品的品質做文章,從栽種、修剪到果品銷售進行一條龍服務,使團場果業逐步形成產業鏈。據統計,2008年,柳樹泉農場林果業產量比2000年增長7倍,產值達1000多萬元。
紅山農場以農牧業為主,由于團場所在地干旱少雨,遇到干旱等自然災害,飼草產量就會下降,給畜牧業生產經營帶來很大影響。2008年,紅山農場建成3500畝人工飼草料基地,不但轉移了天然草場飼草的壓力,而且有效提高了商品畜的肉質,增加了畜產品數量和職工收入。紅山農場破除轄區限制,積極探索“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入股組建了俊業制麥公司等加工龍頭企業,實現了農產品的加工增值。
淖毛湖農場以哈密瓜和畜業為主,因光熱資源豐富,這個場種植的哈密瓜品質上乘,取得了農業部“綠色食品”體系認證,深受市場青睞。目前,淖毛湖農場正全力提升“天山蜜王”和哈密瓜哈密醬菜等品牌的知名度。團場還以股份制形式引進民營資本,努力把淖毛湖農場建成農十三師**大的養豬基地,在團場建設肉食品加工龍頭企業。
紅星二場則按照“減棉增蔬、強園興牧、突出種業”的思路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依靠科技,提高單產,做優棉花,做精葡萄,做強大棗,大力發展畜牧業;在逐步減少棉花種植面積的基礎上,擴大洋蔥、番茄、甜椒、大豆等特色作物種植面積,依托脫水菜加工和種子加工業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切實增加職工收入。
據了解,農十三師制訂的農業發展規劃,劃分“哈密墾區、巴里坤墾區和淖毛湖墾區”3個各具特色與活力的區域,確定了3個墾區發展的方向和戰略。(劉亮 楊瑞華)
發表于 @ 2009年01月04日 11:28: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