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媒體人士寫了篇《東北糧庫虧空是一個值得重視的信號》的文章,本人看了之后深有同感。
令不少人忽視的是,原來藏糧于民,而現在很多地方農民都不藏糧食了。前不久筆者去安徽采訪時安徽省農機局劉東林主任談及糧食安全問題時說到這一點,讓我登時深感糧食安全是個大問題:現在,由于種糧不掙錢,遠沒出外打工合算,不少地方農民家里都是買糧食吃。一旦發生糧食短缺,其后果非常可怕!
確保糧食安全包含兩個層面的要素:一是可控性,也就是政府的目標與手段,防止糧食領域的局部風險演化為整體風險、域外風險滲透為域內風險、潛在風險轉化為實施風險,從種植、流通、貿易等環節加以宏觀調控和掌握;另一個是經濟性,即確保微觀主體(種糧戶等)實現成本**小化或者收益**大化原則,政府不能以整體的利益和目標忽略糧戶的經濟性。因此,政府需要在政策目標與市場目標之間協調,不能用可控性替代經濟性,這樣雖然暫時化解風險,但是潛伏的威脅更大,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狀態下;也不能以經濟性替代可控性,作為戰略商品,這可能給糧食市場造成更多的投機和市場混亂。
農業部和國家糧食局等部門近日相繼安慰民眾,中國糧食庫存消費比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完全能自給自足。但愿說這些話的人有根據,做過實地調查,而且沒被假象所蒙騙。就像不少人說“****催生了農機市場的繁榮”一樣。
目前,世界糧食正處于消費大于供給的狀態,全球谷物儲備處于30年來的**低點。大米作為世界一半人口的主食,在過去一年里價格上漲了93%,并于4月24日達到了25.07美元的歷史**高記錄。與糧價上漲直接相關的暴亂和抗議席卷東南亞、西非、南非、中美和南美的部分國家。而一旦因今年遭風暴襲擊的緬甸的糧食出口中斷并需要進口糧食,將給全球糧食供應帶來新的壓力。國內糧食種植(和生豬養殖)大省的四川發生汶川大地震,對國內糧食安全來說更是不好的預兆。
有專家認為,從漲價鏈條上看,米價上漲實質上部分是對油價上漲的反應,即油價上漲讓生物燃料型農作物有利可圖,用于糧食生產的耕地減少,糧食供給減少,進而糧價上升,這是一個必然的資源漲價傳染的過程。在油價天然氣價格和米價上漲之后,其他類型的資源很可能接著漲價勢頭,而更多的有形的或無形的“資源型歐佩克”也將陸續出現,高價驅動下新的更明晰的“國際分工”也將逐步形成。
糧食價格問題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而是伴隨著近年來資產價格與資源價格輪番的世界性大幅上漲,因此,在這種背景下,糧食更具有了投資品特征。作為商品(儲存)的糧食,由于國內價格遠遠低于國際價格,因此,勢必刺激大量走私套利活動,而飽受通脹之苦的糧農,面對生活必需品和生產資料的漲價,惜售心理更加嚴重,這兩種行為勢必減少市場上的供給,而去年以來,中央儲備糧系統為了維持價格穩定和抑制通脹,已經拋售了大量存糧。另外,如果糧食價格得不到提高,農民的種糧意愿將大幅下滑,因為當前糧食種植成本在通脹的影響下已經出現較大上漲,農民不可能以虧損為代價辛苦耕種。由于農業稅的取消,耕地拋荒變得沒有成本,拋荒的可能性增加。
米價上漲,鐵礦石漲價,農機新一輪漲價也就不遠了。
而對搞農機的人來說,糧食短缺是個不錯的信息。因為,這將引起國家和社會更加重視糧食生產,農機也就更加有需求了。
文/朱禮好
發表于 @ 2008年06月03日 16:13: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