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紅興隆北雁現代化農機>>農機技術交流>>
邁向全程農機化——吉林省示范區建設穩步推進 |
今年以來,吉林省農機化示范區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通過示范帶動,全省農機裝備和作業水平進一步提高,遼闊的田野上,機器轟鳴,一幅現代農業的豐收畫面呈現在人們面前。據了解,全省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5%;其中,示范區內主要糧食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0%。 農機裝備水平快速提高,結構明顯改善。示范區的建設,促進了全省農機裝備水平的提高,目前,示范區新增大型農機具1.4萬臺,全省農機總動力已達1760萬千瓦,水稻插秧機、水稻收獲機和玉米收獲機迅速增長,分別達到6700臺、3600臺、1500臺。 農機作業水平顯著提高,關鍵環節實現突破。裝備水平上來了,作業水平也不落后,全省水稻機插作業水平已達30%。預計到年底,水稻機收和玉米機收作業水平將達到35%和3.6%。另外,示范區還推廣應用了機械深松、免耕播種等新技術,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生產組織化程度提高,經營規模不斷擴大。農機大戶和專業合作組織通過承包服務、訂單作業的形式開展農機化生產,實現一定程度的規模經營。全省農機固定資產在10萬元以上的農機大戶已達到8260個,各類農機合作組織達到666個。經營土地規模在300公頃以上的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組織就達到156戶,耕種收實現全程農機化作業。 地方農機工業得到恢復,生產能力有所增強。長拖、延吉插秧機廠等省內農機生產企業,通過資金重組、技術改造和機制創新,顯示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兩年來,延吉插秧機廠各型號插秧機產量達2.3萬臺,位居國內民族工業品牌產銷量首位。吉林東風、敦化民主、榆樹華裕等生產企業的產品品牌認知度、銷售渠道逐步擴大。 農業增產方式發生轉變,增收效果突出。示范區內的農業生產力結構向“增機減人”方向調整,推動了勞動力轉移和農村經濟良性循環,實現了土地合理流轉和規模經營,促進了農村分工分業和農民增收。(信息來源:吉林日報) |
發表于 @ 2008年09月24日 07:47:00 |點擊數()